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朱嘉明:馬斯克現象和科幻文學_數字資產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編者按:

2021年11月10日,橫琴數鏈數字金融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教授在橫琴數鏈數字金融研究院與葦草智酷共同舉辦的“爐邊對話NO.1:從歷史深處看馬斯克及馬斯克主義”活動上發表了題為《馬斯克現象和科幻文學》的主題演講,并提出:

“基于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為主體的科幻藝術,派生出一種科幻文化氛圍,一種科幻人文環境,一種比地理環境更為重要的環境,構成了影響和改變科技產業發展的一種深刻和豐富的思想資源,啟發了幾代人的想象力和追求持續創新的靈感,以及‘技術和工程可以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 的頑強信念。”

以下為演講全文內容:

馬斯克現象和科幻文學

吉爾·萊波雷文章

刊登于11月4日《紐約時報》

來源:nytimes.com

今天是11月10日,我所講的題目是:馬斯克現象的文本分析,基于吉爾·萊波雷(Jill Lepore)11月4日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一篇嚴格意義上不是學術論文,更像一篇隨筆的文字:“Elon Musk Is Building a Sci-Fi World, and the Rest of Us Are Trapped in It”。英文的直譯是“馬斯克正在建筑一個科幻世界,而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掉入這個陷阱”。但是,流傳的中文文本的題目是《馬斯克主義:科技億萬富翁們的外星資本主義》。我們看到,英文題目和中文題目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英文題目強調的是所謂的人們正在陷入馬斯克主義所構建的“科幻世界”之中;中文題目則強調的是兩個概念,其一是“科技億萬富翁”,其二是“外星資本主義”。這顯示了首先介紹此文的中文翻譯者的關注點和提煉傾向。

題目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全文。如前面說的,吉爾·萊波雷的這篇屬于隨筆性的文字,并不能稱之為一個深刻的論文,但是,作者開啟了一個新的視角,讓我們觀察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個現象,即馬斯克現象。

經濟學家朱嘉明:區塊鏈是一個吸納知識的黑洞:金色財經報道,中南大學區塊鏈研究前沿麓山研討會于9月17日在長沙舉辦,共同研究探討區塊鏈發展以及國家主權公鏈建設中的若干關鍵問題。研討會上,著名經濟學家朱嘉明教授表示,區塊鏈就是當下科技革命的代表性產物,當下對區塊鏈的定義仍舊是不明確的。當前區塊鏈對于科學、技術和學習就是一個全方位的挑戰,“說區塊鏈是科學也好,說是技術也可以,說是組織也行,人類過往沒有創造過一個東西是這么跨界的。”鑒于區塊鏈的普及度極低,朱嘉明教授稱之為“極具彈性的框架,是一個吸納知識的黑洞”。(中宏網廣東)[2021/9/18 23:34:56]

吉爾·萊波雷教授(1966 -)

美國歷史學家

來源:harvard.edu

首先,介紹一下吉爾·萊波雷教授。她是1966年出生,是一位女性,哈佛大學美國歷史學系的教授,兼任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客座教授。也是歷史與文學項目的主席,第41任大衛?伍德斯?肯珀榮譽教授。《紐約客》(The New Yorker)的特約撰稿人。吉爾·萊波雷教授取得一系列學術成就,包括“哈佛學院教授”(Harvard College Professor)的稱號,以表彰她在本科生教學方面的突出成績。她的著作《戰爭的名字》(The Name of War)獲得了班克羅夫特獎(Bancroft Prize);《燃燒的紐約》(New York Burning)入圍普利策歷史獎的總決選。

2014年,她入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和美國哲學學會(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學術團體)。她的研究獲得包括古根海姆基金會、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等近十余個基金會的贊助。之所以介紹吉爾·萊波雷,是因為吉爾·萊波雷對于馬斯克的解讀受制于她本人的獨特性,包括她的教育背景,長期學術立場,對于資本主義的一個認知方向。

吉爾·萊波雷是出生于1960年代的女性,一位哲學家、文學家,在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近乎極端,但是非常明確的論斷,或者一個“公式”:馬斯克主義=新資本主義=外星資本主義=奢侈資本主義。這是她的這篇文章的核心所在。而這個外星資本主義又和四個元素聯系在一起,這就是火星、月球、銀河系、元宇宙。

朱嘉明:元宇宙是人類創造出來、橫跨生命與非生命集成系統的信息塊:6月2日,由Cabin VC 、Blocklike舉辦,金色財經、POW POWER協辦的Tides波浪 2021·區塊鏈影響力峰會開幕式中,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開場演講。

朱嘉明討論了元宇宙的概念、演變歷史、基礎問題、未來預期等等。朱嘉明認為,元宇宙是人類創造出來、橫跨生命與非生命集成系統的信息塊,是通過21世紀科技成果所實現的人類意識的集合。該概念將引發信息科學、量子科學、數學和聲明科學的互動,改變科學范式的飛躍。目前,我們正處于高度智能化形態的元宇宙第3個發展階段,元宇宙已經囊括了多種數字經濟創新成果,例如 DeFi、NFT 以及區塊鏈的其他成就。[2021/6/2 23:04:45]

馬斯克主義=新資本主義=外星資本主義=奢侈資本主義來源:作者制作

進一步說,這種星球資本主義的驅動力是什么呢?吉爾·萊波雷的觀點是:并不是人們通常以為的股票價格的收益驅動,而是科幻小說,是科幻小說推動成為現代科技資本主義。文章中的原話是:“極端的、外星的資本主義,在這一體系下,股票價格與其說是由收益驅動,不如說是由科幻小說的幻想驅動”。也就是說,是科幻小說和其他藝術的科幻作品,構成了馬斯克成為今天的馬斯克,以及馬斯克們的思想資源。科幻小說的思想就是馬斯克主義的底色所在。吉爾·萊波雷的這個觀點,可能是極端的,但是,卻是一個重要的,甚至具有重大意義的視角:馬斯克代表外星的資本主義。

所以,我的發言主要圍繞這樣的一個主題:馬斯克與科學巨頭代表人物到底有哪些特征?通過萊波雷提供的線索,當代科學巨頭代表人物們是怎樣的?為什么與科幻小說結合在一起?影響他們至深的科幻小說家是誰?又有代表作品?從中,也可以發現吉爾·萊波雷對于女性科幻小說家的重視和偏愛。

如果用代際分類科技巨頭代表人物,存在非常清楚的代際關系,可以歸為三代人:一類就是戰后的一代,從1950后到1960后。比爾·蓋茨和喬布斯是1955年出生;貝索斯、彼得·蒂爾、黃仁勛都是1960后;馬斯克是1970后的代表,承上啟下。之后是1980后的互聯網一代。最重要的代表是1984年的扎克伯格,1994年的維塔利克,以太訪的發明者。所以從代際上來看,科技巨頭代表人物橫跨了四十年時間,形成三代科技巨頭的代表人物。

聲音 | 朱嘉明:天秤幣具備高價值觀、技術優勢和多方突破可能:在《Libra的世界影響及中國對策》報告發布懇談會上,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朱嘉明表示,臉書(Facebook)發布天秤幣(Libra)后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臉書背后是黑石等三大基金主導,背后代表了大量投資者;天秤幣主要面向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市場;天秤幣穿透力非常強;天秤幣白皮書發布后,臉書股價大漲至高點。天秤幣的特點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天秤幣具備很高的價值觀(解決貧富差距等);天秤幣背后有很高技術優勢(融合IT、金融以及區塊鏈技術等);天秤幣背后是個聯盟協會,具備多方突破可能;天秤幣具備較高的制度創新。[2019/6/25]

科技富豪們的代表:

第一行(從左至右):蓋茨、喬布斯、貝佐斯、蒂爾、黃仁勛

第二行(從左至右):馬斯克、扎克伯格、布特林(“V神”)

來源:作者制作

四十年的歷史跨度,構成了他們成長的歷史環境:具有時代性的悲劇包括反越戰,民權運動,到嬉皮士運動,IT革命,技術至上主義的影響。

(從左至右)民權運動、反越戰、嬉皮士運動、技術至上主義、IT革命

來源:作者制作;Michael Ochs Archives、Associated Press、Evening Standard、András Gy?rfi和'Nine to Five' (1980)劇照

再看他們的教育背景,除了維塔利克是滑鐵盧大學之外,幾乎是清一色的,來自美國的常青藤大學,諸如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等。而他們的家庭背景基本上也是近似的,幾乎都屬于典型的中產階級。

上述特征:分明的代際、時代背景、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無疑影響了他們的人生和事業的軌跡。但是,萊波雷并非關注這些背景,更沒有發掘這些因素,而是提出:所有這些科技巨頭的代表都強烈的受到了科幻小說的影響。而不僅如此,科幻小說影響了所有科技巨頭公司的發展,并且成為了今天推動資本的思想資源。為此,吉爾·萊波雷羅列了若干科幻小數家的名字和作品。

現場 | 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朱嘉明:區塊鏈的本質是集群:金色財經現場報道,3月23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主辦的“金融數字創新 服務實體經濟”為主題的2019數字新金融領袖峰會上,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朱嘉明以“區塊鏈的本質是集群”為主題進行了演講。他表示目前區塊鏈概念高度國際化、普及化甚至大眾化,覆蓋到了不同社會力量,從科學界、產業界到政府。另一方面這一行業出現了種種問題——理解紛紜、難以定義、期望差異和利益導向。這一現象的深層原因是對區塊鏈理解的局限性,一方面過度關注技術本身、為發展現狀所遮蔽,忽視或者混淆了“微觀”區塊鏈和“宏觀”區塊鏈的差異。目前“區塊鏈”這一個詞已經無法承載其內涵。要突破和超越“鏈”的概念和思維,引入“群”、“集合”特別是“集群”的概念和思維,去得到區塊鏈的完整圖像。[2019/3/23]

為此,需要通過簡單的回顧,對科幻小說和科幻文學作品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看看是否存某些規律性的東西。

在科幻小說歷史研究專家看來,科幻小說的鼻祖是雪萊夫人(1797-1851),代表作就是雪萊夫人1818年創造了《弗蘭肯斯坦》,中文翻譯為《科學怪人》。之后的200年間,這部小說變成了無數的電影、無數的話劇,一直影響到今天。

雪萊夫人與《科學怪人》來源:Christie's

關于雪萊夫人的成長背景,這里說幾點:

第一,雪萊夫人的父親是支持法國大革命的狂熱分子,是無政府主義者;她的母親是那個時代女權主義的代表人物;她嫁給的雪萊是一個空想社會主義者、科技試驗家和存在強烈的科技至上主義。所以,雪萊夫人身上包含著無政府主義、女權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至上主義。所有元素都集中在了雪萊夫人的這部作品中,構成科幻小說的基因,并影響了過去200年來科幻、藝術、科幻小說的演進和發展。雪萊夫人的科幻小說包含了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人文精神,一個層面是科技基礎。2018年是《弗蘭肯斯坦》出版200周年,全球都做了紀念,我為此寫了一個很長的文章,紀念我認為的重大歷史事件,試圖全面探討這本小說的意義。(朱嘉明:“科學怪人”的歷史與現實意義何在?)

進入20世紀,秉承雪來夫人科幻小說的基因就代表人物是“科幻三巨頭”,即羅伯特·海因萊因(1907-1988)、亞瑟·克拉克(1917-2008)、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1992)。海因萊因,克拉克,阿西莫夫在1950年代、1960年代、甚至1970年代,影響力達到高峰。顯而易見,這三個人的科幻小說的作品、思想和內涵非常深刻地影響和左右了這些科技巨頭戰后一代,一直到60后一代,他們的思想成長。

現場|朱嘉明:區塊鏈與應用數學密不可分:金色財經12月17日現場報道,今日,由數字資產研究院主辦,零壹財經和石榴財經承辦的2018國際區塊鏈數學科學會議在京舉行。經濟學家朱嘉明教授以“關于形成‘區塊鏈應用數學’的可能性”為主題作了報告。在會議上,對于區塊鏈是否有建立應用數學的科學基礎,朱嘉明教授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在于區塊具有足夠的跨學科基礎;與數學有著直接的血緣關系;區塊鏈展現了引入其更多數學工具的可能性;區塊鏈應用場景日益擴大。

此外,朱嘉明教授還分析了區塊鏈衍生出“應用數學”的幾種范式:1、區塊鏈是科學、技術、工程學和經濟學的集合;2、區塊鏈背后的應用數學是個“群”,而這個“群”是疊加的;3、區塊鏈為純數學提供實驗平臺。[2018/12/17]

科幻三巨頭(從左至右):海因萊因、克拉克、阿西莫夫來源:Nitrozac

其中,在吉爾·萊波雷的文章里,她提到海因萊因和阿西莫夫對所有科技巨頭思想形成的影響。海因萊因是最有影響美國硬科幻小說作家,被稱之為“科幻先生(Mr. SF)”,代表作《星河戰斗隊》。阿西莫夫是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圣經”。阿西莫夫在1950《我,機器人》中,提出“機器人三定律”,首先提出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那時的阿西莫夫不過30歲。后來,阿西莫夫有增加了一條,變成機器人四定律,至今仍舊是關于人類和人工智能機器人之間道德關系的基本思想框架。

在吉爾·萊波雷的文章里,她還提及伊恩·班克斯(1954-2013)和道格拉斯·諾耶爾·亞當斯(1952-2001)。

班克斯1984年以小說《捕蜂器》一舉成名。班克斯在1987年出版了第一本科幻小說《考慮菲利貝斯》,之后開啟一系列以“文明”宇宙為背景的創作。在“文明”中,班克斯描繪了一個無政府主義的烏托邦式社會,在那里,人們不再害怕貧窮、疾病和死亡。生前最后一次接受BBC記者采訪時,他說:“沉浸在科幻小說中,你可以得到極大的自由。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衛報》將其作品視為“科幻小說評判的標桿”;《時代》周刊更稱班克斯是“英國同時代作家中最有想象力的小說家”。吉爾·萊波雷則希望讀者更關注班克斯本人是“公開的社會主義者”,所擅長描述的是“烏托邦無政府主義者”。

亞當斯是一位英國廣播劇作家和音樂家,以《銀河系漫游指南》系列作品出名。這部作品隱含了對經濟不平等的諷刺和控訴,特別是對星球殖民主義的批評。1978年首先通過BBC的廣播劇傳播,之后是小說出版,原著全系列一共五本“三部曲”,成為了科幻史上一部至今仍然非常受歡迎的系列作品。再之后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亞當斯逝世后還拍成電影。

萊波雷還提到了一位跨越世紀的重要科幻小說家H·G·威爾斯(H.G. Wells,1866-1946)。1879年,威爾斯小說《隱身人》出版,提出了科學技術的發明如果應用不當,會給社會造成危害。1898年,威爾斯小說《星際戰爭》出版,描寫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恐怖景象,并與英國對塔斯馬尼亞人的趕盡殺絕戰爭對比,提出我們也不是什么仁慈的使徒,所以沒有資格抱怨有著相同戰爭觀的火星人。威爾斯并不是為火星人正名,而是控訴英國,指出先進的科學技術如果掌握在毫無人性的人手中是危險的。

1901年,威爾斯小說《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出版,以月球居民因從事不同的勞動而使身體畸形發展的情節,影射社會不合理的勞動分工造成人類的墮落。1914年,威爾斯小說《獲得自由的世界》出版,描寫世界大戰和原子武器將對人類形成威脅,之后的歷史證明了這樣威脅的真實存在。威爾斯早期科幻的杰作是對帝國主義的批判。

吉爾·萊波雷所提及的科幻文學的代表人物還不止這些。她還提出一個她特有的觀察,這些科技巨頭對至少以下四位當代某些科幻小說的作家并沒有足夠的關注。第一位是加拿大小說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年 -),1985年發表幻想小說《使女的故事》令她一舉成名 ,獲提名普羅米修斯獎和星云獎,以及英國文壇最高榮譽布克獎,成為20世紀最經典的幻想小說之一。第二位是美國科幻小說家奧克塔維婭·E·巴特勒(Octavia Butler,1947-2006),2010年入選“科幻名人堂”, 小行星7052以Octavia Estelle Butler的名字命名,代表作有《語音》、《血孩子》、《傍晚、清晨、黑夜》、《莉莉絲的孩子三部曲》、《地球之種二部曲》、《羽翼未豐》等作品。第三位是旅居美國的印度科幻作家梵達納·辛格(Vandana Singh)擔任物理與地球科學系主席,代表作品有《模糊機器和其他故事》。第四位是姜峯楠(Ted Chiang,1967- ),代表作是《巴比倫塔》、《焦躁是自由的眩暈》。上述四位科幻文學作家,除阿特伍德外都是少數族群,三位女性。反映吉爾·萊波雷的特定的社會立場,以及她認為星際資本主義代表們的缺失所在。

(從左至右)阿特伍德??、巴特勒、辛格和姜峯楠?????來源:作者制作

吉爾·萊波雷在這篇不那么長的文字中,給出了這些從19世紀到21世紀的科幻文學的代表人物,通過他們的人文思想,傾向和對科技的認知,折射出科技巨頭代表的思想與精神。不僅如此,吉爾·萊波雷還探討了科技巨頭代表對于某些科幻大家的“誤讀”,以及對于某些科幻大家沒有進入他們視野,進而證明科技巨頭代表的思想與精神的缺失。無論如何,吉爾·萊波雷創造了通過科幻文學研究以馬斯克代表的科技巨頭人物的思想深處。

需要補充的是,在過去半個多世紀,在科幻藝術形式中,小說之外,科幻電影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從1960年代開始,最著名的科幻電影至少有:1968年的《太空漫游》、1977年的《星球大戰》、1982年的《銀翼殺手》、1999年的《黑客帝國》、2008年的《鋼鐵俠》、2009年的《阿凡達》、2016年的《降臨》,不一而足。這些科幻電影,足足影響了三代人,包括了吉爾·萊波雷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比爾·蓋茨,貝索斯,馬斯克和扎克伯格。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科幻小說和科技巨頭代表們的思想深處之間存在著一種契合,這個契合就是基于宗教信仰的人類終極思考,包括人類末日,人類滅絕,氣候災難、地球毀滅的憂慮。不得不說,探討人類終極意義構成科幻小說和其他藝術形式的永恒性課題,必然影響在每代讀者的世界觀和心理結構。

科幻藝術,從小說到電視電影,創造了眾多的未來世界,星空世界的符號和象征,宇宙中的的月球、火星、銀河系,作為工具的火箭、太空船,還有外星人,經過腦接口改造的人類,以及科幻世界的各種偶像。

在過去的半年多,最有影響的一個概念是“元宇宙”。不久以前,臉書改名為“Meta”。而“元宇宙”概念,也是來自一本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書名是《雪崩》,作者是1959年出生的美國賽伯朋克流科幻作家尼爾·史蒂芬森。

?《雪崩》[美] 尼爾·斯蒂芬森來源:網絡

《雪崩》的故事是:以假設21世紀的美國為背景,聯邦政府徹底瓦解,國家被大公司控制的狀態。與處于瓦解的美國現實世界同時,還并存有一個虛擬世界。一個稱之為“雪崩”的病,具有雙重破壞作用。在現實世界,“雪崩”是具有生物屬性病,可以破壞碳基人類的血液循環系統。在虛擬世界,這個病屬于電腦病,可以破壞和癱瘓所有的計算系統,導致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同時毀滅。最后是小說中的主人公挺身而出,摧毀了這個“雪崩”病,維持了兩個世界的存在條件。

在自然界,雪崩是如同海嘯一樣的人類大災難。作者用“雪崩”所命名的病,確實有潛在的和現實的威脅。橫行近兩年的新冠病,以及層出不窮的黑客制造的電腦病,就是證明。《雪崩》是人類在后信息社會生存危險的預言著作,該書問世之后,對硅谷IT產業的群體產生了原子彈沖擊波一樣的影響,那時21歲的馬斯克很可能是其中一員。只是,馬斯克所追求的是物理形態的星際太空,而扎克伯格最終選擇了虛擬現實的“元宇宙”。

做一個小結:自二戰之后開始的科幻小說、科幻電視、電影的黃金時代,與真實存在的IT革命和互聯網革命,太空開發存在著直接的歷史重合,強烈的相關性和深層的互動。基于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為主體的科幻藝術,派生出一種科幻文化氛圍,一種科幻人文環境,一種比地理環境更為重要的環境,構成了影響和改變科技產業發展的一種深刻和豐富的思想資源,啟發了幾代人的想象力和追求持續創新的靈感,以及“技術和工程可以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的頑強信念。對于同時代在中國獨特文化下的幾代人而言,理解以美國和歐洲發達國界所有的科幻文化歷史環境,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農耕文明理解海洋文明那樣的不容易。

洛杉磯的天際線

來源:britannica.com

吉爾·萊波雷提出:馬斯克主義起源于1990年代的硅谷。這是事實。硅谷是馬斯克和他們這代人的另一個大學。1995年,24歲的馬斯克開始進入硅谷,創建了一家為新聞機構開發在線內容出版軟件的公司,之后是X.com。之后,馬斯克將他的總部前往洛杉磯。為什么是洛杉磯呢?因為洛杉磯可以突破傳統的硅谷模式,具有更完整的產業生態和更多元的文化因素環境。馬斯克代表的是另外一個后硅谷時代。

我以吉爾·萊波雷提出馬斯克代表的新資本主義的文本為基礎,試圖給大家一個對馬斯克現象的更為縱深和寬廣的視野。

Tags:馬斯克區塊鏈元宇宙數字資產馬斯克最新推特狗狗幣區塊鏈游戲幣拍賣元宇宙套路和騙局數字資產合法嗎

芝麻開門交易所
元宇宙的價值鏈:體驗、發現、創造者經濟、空間計算、人機界面_ACE

10月28日一則關于“Facebook改名”的新聞上到了各大媒體的熱搜。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 Connect大會上宣布,Facebook將更名為“Meta”.

1900/1/1 0:00:00
企業家如何看待元宇宙?梳理全球14位企業高管對元宇宙的看法_GIL

科技巨頭開始頻繁地在與投資者的財報電話會議中使用一個模糊的術語“元宇宙”。許多人都在追隨Meta(Facebook)的腳步,Meta之前宣布將專注于元宇宙的構建.

1900/1/1 0:00:00
金色DeFi日報 | 1inch Network開啟DAO治理第 2 階段_區塊鏈

DeFi數據 1.DeFi總市值:1534.23億美元DeFi總市值數據來源:Coingecko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49.

1900/1/1 0:00:00
薩爾瓦多將創建 "比特幣城" 并計劃加購價值5億美元加密貨幣_ELE

薩爾瓦多總統Nayib Bukele周六晚在薩爾瓦多比特幣周的演講中說,薩爾瓦多是唯一一個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接下來,他們將在最大的加密貨幣的基礎上建設整個城市.

1900/1/1 0:00:00
中國首批區塊鏈訂單融資緣何落地雄安?_ETF

“截至11月29日,我們已經發布涉及各領域的40個區塊鏈場景,這些場景預期在雄安進行實踐并落地。”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創新聯合會區塊鏈實驗室副主任孟宏偉對記者說.

1900/1/1 0:00:00
人類文明的沒落?元宇宙是虛妄還是未來_比特幣

“Facebook所描繪的元宇宙不僅不代表人類的未來,還將導致人類文明走向沒落。” 11月20日央視播出的最新一期《對話》欄目上,在談及元宇宙話題時,三六零公司董事長、創始人周鴻祎直言.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