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三十人論壇是香港區塊鏈協會主辦的主題活動,活動探討了硅谷頂級VC如何部署Web3.0元宇宙的賽道,主講人有:
Wendy(主持人):元宇宙三十人論壇的副秘書長
王岳華(Richard Wang):德鼎創新基金合伙人,香港區鏈協會元宇宙教育學院榮譽院長
唐儀(Tony Tong):香港區塊鏈協會以及香港區塊鏈協會發起的元宇宙教育學院的共同創始人,柴舸洋:Tagging創始人,香港區塊鏈協會聯合主席,香港政協青年聯會的副主席
就著硅谷頂級VC如何部署Web3.0的元宇宙的頂級賽道的話題,幾位主講人在對話環節中進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唐總:首先聊一聊我對DFJ的認識,DFJ大家都應該知道,在從Web1.0 Internet的年代,就是硅谷教父,非常有名的Tim?Draper,就號稱叫硅谷風投教父,在咱們行業也特別有名,當時在拍賣會上以不到1000美元的從美國政府買了3萬枚比特幣,這是很好的入場,他也一直對區塊鏈行業非常支持。我本人作為一個從寫代碼的互聯網技術開發者開始,以前在美國、在愛森哲和一些大機構做中心化數據庫管理員,也做過很多大型的銀行系統的開發,一步步看到互聯網從Web1.0到2.0的互動式、再到現在3.0的價值式的互聯網。首先我想請王總和我們介紹一下你們的機構,尤其是DFJ和你們的創始人的傳奇故事好嗎?
Richard Wang:首先非常榮幸,加入香港區塊鏈協會,作為榮譽會長,有機會和這個行業里面的資深的朋友們一起來共建我們未來的世界。事實上呢,我們在講到Web3時基本上有幾個東西,必須共建、共享、共治,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基本的精神。那么我們在硅谷的這個基金的老大呢,叫Tim Draper,他1985年創立了DFJ,在國內翻譯成德豐杰,到現在也有30多年的歷史了。基本上在美國,甚至在國內有比較大的這個名氣有兩個關鍵原因,第一個呢,確實Tim?Draper家族是所謂的風投家族,什么意思呢?從195幾年Tim的祖父就開始從事這個行業,開始去做風險投資,Tim的父親也是一樣的成立了風險投資機構,一直到Tim自己在1985年成立的DFJ,所以他們是風投世家。Tim自己兒子叫Adam Draper也做了一個孵化器叫Boost?VC,其中一個有名的點是他在2012年作為早期的天使投資支持了Coinbase,在美國的一家上市公司。所以呢,他在美國有這么一個一脈相承,已經到第四代的一個風險投資家族。我們看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應該去了解下它的歷史,譬如說“大餅”是什么歷史,區塊鏈這個中文字怎么來、它的緣由是什么?區塊鏈的中文字是被翻譯出來的,那這個英文字又是哪一年被創造出來的呢?從了解過去,可以或多或少體會出一些邏輯。所以很多事情我們都愿意從它的歷史根源去聊起來。那么我們今天在講風險投資,風險投資顯然是早期的而不是后期的,它不是PE,大家都知道,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整個風險投資的邏輯跟產業,或者說這么一個生態,是把天使投資人慢慢變成機構化,變成早期的投資機構的過程。古時候都還是所謂的天使投資人,假如我是個員外,我用自己的錢來資助什么秀才出去念書,這都是個人行為,如何逐漸機構化的呢?這個要從這個195幾年說起,在美國開始由政府單位先發起,政府單位去說,行,那么你們有幾個天使投資人愿意做這樣的風險投資,我政府一樣配比一定的資金。這跟我們現在國內很多地方引導基金的思路是一樣的,或許你也可以說是地方引導基金學習美國整個風險投資產業的概念,開始政府配一點資,早期投資機構出點資,然后我們去投資一些高風險性的早期的項目來扶植。
第二個點,DFJ有好多基金機構,我們姐妹基金早期提供了百度的第一個200萬美金投資,這是為什么我們在國內有一些名氣。除此之外呢,我們是當Elon Musk自己的資金不夠用要出去找機構的時候第一個投資Elon Musk特斯拉的機構。DFJ之所以有一些比較大的名氣主要和以上兩個點有關。那么一直持續到現在呢,剛剛唐總也提了說我們在這個領域的一些布局,我們事實上在整個基金的投資理念里頭是自由和信任的愿景,唯有開放的自由以及充分的信任,我們才能夠發展出更好的人類文明,我們是基于這個理念去探索所有可能的技術方案,探索所有可能的創新性的變革。我們機構有個slogan叫做尋找改變世界的夢想家,一定是夢想家,因為我們不要你做現在你看得到的東西,我們想要投資的是做你一些你想不到的東西,只有做夢才想得到在夢里頭,必須改變世界,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去火星嘛,改變世界根本就不要這個世界,他要去另一個世界,對吧?所以我大概就把故事說到這個地方。
英國央行已關閉硅谷銀行英國分行:金色財經報道,盡管幾家英國風險投資公司表示支持硅谷銀行英國分行(SVB UK),但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BoE)還是宣布停止其運營并稱該行“存在有限”且沒有支持英國金融體系的“關鍵職能”。 英國央行解釋說,根據該國金融服務補償計劃 (FSCS) 將向“合格存款人”支付最高85,000英鎊(約合102,288美元)或最高170,000英鎊(約合204,577美元)的“受保護限額” 。
此前消息,英國央行計劃向法院申請將其置于“銀行破產程序”并要求硅谷銀行英國分行“停止支付或接受存款”。(Cointelegraph)[2023/3/12 12:58:19]
唐總:感謝王岳華總跟我們分享了關于德豐杰DFJ,我記得我第一次遇到Tim Draper大概是02年在深圳的風險投資論壇,一個所有互聯網大佬都在的場合,我還記得聽Tim Draper非常活躍,在臺上演講到一半開始跳舞,我覺得這個家伙不簡單,而且對創業家和年輕人非常幽默,后來我每一次去硅谷的時候也去拜訪,還有包括你們的hero city和Draper University,后來我也發現DFJ雖然是美國人的風投機構,但是好像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的合伙人參與。王總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這個后來是怎么樣來演變、來吸引很多合伙人加入,尤其是中國人加入您的機構?
Richard Wang:謝謝Tony,我先說一下Tim本身的特質,他確實非常親和,非常樂見和樂于鼓勵創業者。我舉幾個例子吧,第一個呢,在硅谷,Tim會通過自己的視頻節目去闡述他的一些理念,告訴大家我們作為投資人認為的世界未來演變的方式,因為我們投資未來嘛。其實我們都知道,如果今天一個人不是很能夠有一些表演的特質,就無法在視頻節目里有很多觀眾。而且Tim也比較外向,樂于去跟創業者做接觸。另外一個呢,剛剛Tony總提到了我們的大學Draper?University,我們有只收18歲到28歲的學生的硬規定,所以不管Tim老大幾歲,他面對的創業者都是18到28歲,他一直去接觸年輕的創業者,去接觸年輕的思想。我常常也在外面講,我們投資的互聯網Web1.0,2.0是在投資70后,再過十年投資80后,那么現在呢是不是投資90后,那問題來了,這是創業者,但是你的受眾呢?你的受眾從本來的80后變成90后,變00后,現在變成10后,這是你的受眾,你的客戶。所以對于我們而言,我不只是要了解80后,90后,00后,我甚至要了解10后,因為他們是我投的項目之后的受眾,如果我不知道他的受眾的appetite我就無法去評估這個項目,所以就必須去多接觸年輕人。Tim也是一樣,他之所以熱情,之所以非常外向,是因為他想要接受新的東西,新的東西除了來自于新發明之外,也來自于新的生命,就是我講的這些年輕人。特別在區塊鏈領域你可以發現很多的新的創業者都很年輕,幾乎看不到70后,都是90后的,是非常成功。所以創業者有新的思想,他愿意并且敢于打破現狀,成為“改變世界的夢想家”,70后、80后包袱太多,不敢去冒險,當然20歲比50歲時更愿意冒險,nothing to lose,所以你肯定是去找年輕創業者。Tim自己在我們團建的時候也是蠻愿意去放松的,在老外有個思想叫做“玩的盡興,工作也要盡興”,所以在娛樂和工作里面,他們其實都是非常融入在一起的,不會像大家外面理解的硅谷的大佬投資人就很嚴肅,我自己也不嚴肅對吧。剛剛這個Tony還提到了一個問題,我們在國內事實上有很多組織,剛剛講到hero city、Draper?university,我們還有個組織叫做Draper?venture network全球投資網絡,全球投資網絡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在每一個區域都有姐妹基金,包括比如東京、首爾、上海、迪拜、倫敦、印度、巴西等等,大概現在全球大概有20多家姐妹基金。那么這20多家的姐妹基金呢,他們在當地有辦公室,并且去尋找當地的創業者和有可能發展的前景。所以實際上不是說我們有很多中國的合伙人,而是我們是在其中的一支,叫做Draper?Dragon,基本上從2005年開始我們去結合中美跨境的各項資源,比如美國的技術和中國的市場,或者是中國的創業公司去做美國的市場,再或是中國的人工智能公司去找美國的工程師過來,所以我們有跨境的這么一個優勢或者說亮點,這是Draper?Dragon做的,當然其他的姐妹基金他們自己的亮點。那么剛剛有提到,我們Draper?Dragon的合伙人中國人多一些,并不是全部,我們有一些外國合伙人。我們主要還是在區塊鏈這個領域,當然我們Draper?Dragon也不止投資區塊鏈行業,我們有美元基金,也有人民幣基金。我們現在人民幣基金的側重在于健康醫療方面,我們有一個第四號的人民幣基金,側重醫療健康方面,過往我們人民幣的一號二號投資了很多芯片設計項目,甚至電動車的項目,那么我們現在的人民幣基金更多側重在醫療健康領域的項目。所以圍繞著整個美元基金的一個發展,我們現在更多側重在區塊鏈領域,元宇宙領域,在這個領域里呢,我們其實歡迎更多擁有資源、擁有能力的人來加入我們,一起發展風險投資的事業。
Paxos:與硅谷銀行沒有任何關系:金色財經報道,美國加密基礎設施公司Paxos:與硅谷銀行沒有任何關系。[2023/3/11 12:55:36]
柴總:謝謝Tony主席和王總。今年我覺得也算是Web3元年,我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無論是傳統互聯網大廠,還是基金還是VC,都開始在討論一個話題,就是什么是Web3?我們怎么樣追逐Web3?我們該在Web3里邊做什么創業項目?其實這些問題都是我待會也想去請教王總的。我先簡單說一點我對Web3的看法吧,從去年開始元宇宙的概念開始爆發,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數據安全、數據隱私、包括數據資產,因為互聯網用戶全球有多少億人嘛。我和Tony主席在19年就開始討論這個話題,那時候我在做工業智能大數據,通過這種算法推送精準的挖取一些用戶喜好,繪制用戶畫像,但是當時在19年互聯網監管元年,隨著歐盟的隱私條例的爆發和很多數據資產的泄密事件的爆發,開始有很多的人有這個意識提出:我在互聯網上留下的數據的歸屬權該屬于誰?去年我們都知道NFT作為元宇宙、區塊鏈的一個破圈應用開始爆發之后,又有更多的人通過NFT開始加入到crypto領域,或者加入Web3領域,我們做這個Web3、做Tagging這個元宇宙應用,是從19年籌劃,20年開始做定位——一個保護用戶數據資產的元宇宙社交應用。為什么這么定位呢?我們思考在未來的時代,有這么多設計師去發布自己的NFT,那么它除了作為一個社交媒體的頭像以外還有哪些應用場景?這也是當時我們Tagging切入的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我們要去做SocialFi,要去做應用場景,讓更多的項目方、更多的設計師、更多的這個NFT持有者,可以擁有除了做二級交易以外的更多應用場景。很多人最近都開始關注Web3,包括學習crypto和區塊鏈相關的知識,然后也有很多人在想該在什么時間加入,包括最近有很多媒體的文章寫道逃離Web2,然后追逐Web3,?become Web3的slogan誕生,很多傳統互聯網大廠的程序員開始焦慮,然后傳統的VC也開始焦慮,所以我有一個問題想問王總,您怎么看待今年這么一個非常有歷史節點的一年,為什么大家在今年開始關注Web3的賽道,是有什么財富密碼或者重大機遇嗎?
Richard Wang:這個Web3并不是一個新名詞,Web3大概早在十年前就有人提過了,早在區塊鏈之前就提過了,那么從去年開始它比較熱是因為什么呢?我估計主要還是跟美國的資本市場,就是A16z有關。它一直在投資所謂Web3的創業公司,提Web3和投資布局,所以有這么一個熱的風口,他在Twitter里和Twitter的founder Jack?Dorsey爭論引起了一些熱度。不管是Web3或者是Jack Dorsey提的一個Web5的笑話,?他說Web2+Web3變Web5,我直接跳過Web3、?Web4到Web5,當然這是一個笑話,但其實本質是什么呢?本質是不管你做Web幾,對于創業者而言,或者對于投資人而言這個項目到底能不能產生出商業價值。按照我們舊的思路,生產東西不外乎就是砸鍋賣鐵蓋工廠嘛,但是很顯然在數字經濟里面的世界,你的一舉一動,比如我們今天上了直播、今天講了一句話,就是生產,我生產一句話、一個觀點、一個數據,就是生產,那么如何把這些生產的東西轉化出商業價值呢?這里的商業價值大家也不要理解成傳統的收入跟利潤,也可能是我這段話對某一個人有啟發了,這一段啟發成為了它一年之后的一個項目的契機,這就有價值了。所以我們探討的是怎么樣把這個價值能夠轉化給所有對這個事情有貢獻的人,在Web3中叫數據自主,而數據自主不是簡單的以為數據的所有權,而是數據本身的價值。?Web3包含很多要素,它像是一只大象,大家摸到腿的講腿,摸到鼻子講鼻子,摸到尾巴講尾巴,今天沒有人能夠一窺全貌,而事實上Web3也不是大象,它可能是一個“四不像”,因為今天沒有任何一個權威機構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定義Web3,Web3的定義是應該由現在到未來所有的用戶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去形成,它是會成長的而不是固化的,這是美妙的地方。但是回過頭來,我從項目中產生價值,在價值被制造出來之后,怎么樣能夠讓所有的人來分享?這又涉及到Web3的另外一個概念,我們以前常說生產跟消費的關系,你有股東、有管理層、有員工、有消費者,這一連串的東西用區塊鏈把它們閉環起來,生產者就消費者,消費者就是你的股東。在Web3里面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stakeholder,中文可以翻譯成共同利益者,我今天做這些事情必須讓參與者得到利益,臉書、Twitter、微博、微信等所有平臺的數據貢獻者一直貢獻數據上來,但是完全沒有得到任何好處,甚至沒有數據的話語權。這就是Web3要解決的問題,先讓用戶得到權力,不是利益,而是一種權益吧,即所有權。要建立這個Web3的“四不像”的基礎設施,需要大量的投入。在這個“四不像”里頭有很多的應用場景,包含這個不同的DAO的組織,不同的元宇宙的設施,不同的所謂金融方面的服務,我們也一直在關注,還有柴總剛剛提到的這個social Fi也是一樣,我們也一直在關注,但是回過頭來,不管是個什么樣的項目,都需要探究出如何創造商業價值。
硅谷銀行高級外匯交易員Minh Trang:美元料將走強:美國經濟復蘇提振美元,因為市場預期快速增長將加劇通脹,可能導致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這反過來會使美元資產的回報相較投資于利率近零的國家更有吸引力。最近數月,由于美國的疫苗接種率非常高,市場預期進入夏季后經濟將加速增長,因此收益率一直在攀升,3月份強勁的就業數據強化了這一預期。[2021/4/5 19:46:02]
唐總:香港還是在區塊鏈、NFT、元宇宙是發展比較快的地區,經濟自由制度排名也是全球名列前茅,我們看到這幾年香港也誕生了很多個在區塊鏈行業特別有名的公司,包括crypto.com,還有2019年才成立的FTX。那么還有在NFT、?GameFi游戲金融這些行業的公司。現在這次疫情發生之后,突然間我們看到play to earth還有游戲方面的爆發,越來越多的一些公司開始改造傳統的游戲,例如憤怒的小鳥。原來你可以通過玩游戲得到一些分數或者排名來獲得滿足感,在區塊鏈有了之后,包括可以利用NFT,尤其在海外,使你的游戲角色和道具、你的IP和知識產權產生直接的價值,那么就導致很多能夠生產價值的這些IP,能夠生產知識產權的這些人,無論是畫畫的、數碼藝術的、或者唱歌的,導致有很多這種IP有產權的這些人可以直接擁有它的數據,并且把它的IP,把它的知識產權在海外通過NFT、在國內通過數字藏品的方式變現。在這方面我想請教王總,如何利用區塊鏈可以變現游戲金融和各種IP產權里面的商機?
Richard Wang:確實在香港有很多這個領域里面不錯的金融服務公司,剛剛Tony總也提到數字藏品,我覺得國內我們還是可以講NFT,他不是一個去做交易的東西,數字產品它的本質什么呢?它只是把一個權益數字化,所以它是一個數字憑證。所以NFT的本質透過區塊鏈的技術(ERC-721),通過這個協議,一連串的代碼,產生出了一個數字憑證,所以NFT就是一個數字憑證,在技術層次而言沒有其他內容了。那么我們今天要去想如何從這個數字憑證去衍生出商業模式?舉個接地氣的例子,如果說以后實行了IT化、數字化,你就不需要有一本房產證了,而是會在手機上面給你一個有密碼的電子文檔,只有你自己看得到的一串二維碼,這個二維碼是唯一的,一戶一個憑證,那我怎么從這個數字憑證做商業模式呢?今天大家用房產證做什么商業模式,你就一樣做什么商業模式,抵押、借貸、出租。所以大家不需要把NFT做過多延展或者感到擔心,它的本質只是數字憑證,那么問題在于說我們拿了這個數字憑證之后干什么呢?我們先把它分類一下,數字憑證可能有收藏性的,比如繪畫、藝術品;也有功能性的,比如機票、門票;還有所謂的金融性,純粹的資產性。那么事實上不管收藏性還是功能性,它或多或少都有價值,你不一定要用資產這兩個字來衡量,但它肯定是有價值,也就是說它它可以被等價,所有的數字憑證都可以被等價,比如說你在北大清華畢業,你有一個學歷,北大清華不用給你一個畢業證書,而是一個二維碼,上面有你的名字、有你的密碼,這就是數字憑證。這個也有價值,以后畢業去工作、交朋友、甚至上什么婚戀平臺,我這個東西在這里,我的價值就在這里。NFT、數字憑證不是跟我們生活不沾邊的,他們原本就在你生活里,比如剛剛說到房產證的例子。第二個,由于有了這個數字憑證,加上技術的完備,我們可以把它拆解或者融合。比如以前一戶只能有一個房產證,只能有一個買家,我現在一個房產證可以賣給1000個買家,它可以被融合,可以被共享,可以被創造。所以我們剛剛提到IP,可以由兩個IP變出第三個IP;從技術層面來講,對數字憑證,把兩個二維碼融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新的二維碼,由此可以產生很多衍生的概念。我再講一個更深的概念,特別是在我們Web3里頭的基礎設施,叫做去中心化ID,其實我們不要講去中心化ID吧,我們就講數字ID。現在你的身份證的形式是一張卡,但是身份證本來就是一個數字化的由一組碼編成的ID,也一樣是數字憑證,你個人身份證就是一個NFT。為什么這個ID在Web3里這么關鍵呢?因為從一個人從出生到消失,如果沒有一個ID,你不知道他是誰,無法拿他的數據,不知道數據誰產生的,就沒有一個參考價值,他就不存在。所以講到的這些ID,NFT等等都是Web3的基礎。那么不管是在NFT領域的應用,在各式各樣元宇宙里、在DAO里面,這些ID是基本配備,ID是一種NFT,這個ID不限于落在每一個人只有的那個ID,這些NFT還包括手機、郵箱、微信號、臉書號等等,所以一個人有好多個ID,而每一個ID都有其相應攜帶的信息、數據和資產,只要任何一個ID沒了,你可能在這個社會就有一部分消亡了,因為你不被認可。例如你手機號丟了,無法被中國移動識別,接著不被銀行識別因為無法提供驗證碼,我們無法進行追溯,身份證明被通訊運營商掌握,這就涉及到去中心化的概念。回到問題上來,項目都可以做,問題是能夠是否能夠創造出商業價值,不管你是NFT還是非NFT,我覺得不是特別關鍵,關鍵于比如NFT不管去做音樂的IP、社區的共享、甚至音樂歌曲的共創,其中有很多商業模式和可以衍生的東西,但最終我們得看如何創造出價值和商業利益。
動態 | Power Ledger與硅谷電力利用區塊鏈實現通證化碳信用交易:區塊鏈能源公司Power Ledger正與硅谷電力公司(Silicon Valley Power)合作開展新項目,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為通證化碳信用交易以及電動汽車充電貨幣化創造可能性。[2019/5/20]
唐總:您剛剛在硅谷的這個學校,我也留意到斯坦福大學也是宣布了他們其中的有些課程的證書通過NFT的形式來發放,所以我們香港區塊鏈協會,還有我們的元宇宙教育學院最近也跟香港金融管理學院,還有美國硅谷的ITU.edu,即美國國際科技大學international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元宇宙,區塊鏈的課程,我們也計劃要以這個NFT作為我們的畢業憑證。我覺得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虛擬角色,比如機器人,或者7*24的客服啊,或者虛擬的Tim?Draper?7X24在網上為創業者回答各種創業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公司服務都會需要這種虛擬角色,那么請柴總也跟我們分享一下這個您現在參與的項目是有沒有針對這方面的一些解決方案?
柴總:謝謝Tony總,我們Tagging為什么叫這個名字?Tagging就是標簽的意思,然后我們的在深圳叫深圳市標簽數據有限公司,但是我們做的又是一個元宇宙社交應用。其實也是分幾個步驟,我其實準備跟這個Richard去討論一個問題,就是啊我們有哪些產業、有哪些數據,現在是Web2解決不了,一定是要在Web3去解決的?我覺得還是在社交的這個數據層面,因為這個層面是最關鍵的,現在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從使用互聯網開始到現在,包括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至少也有十幾年的時間了,我們在每一個社交媒體留下的數據,資產的歸屬權問題,剛才王總也有提到。第二個就是這些數據資產如何流通,我們有沒有這些資產的控制權,那Tagging其實也是想逐步在元宇宙的場景里去實現讓每個用戶開始擁有自己的數據資產,那怎么做到呢?其實我們第一步做的也是從NFT開始,我們不一定是以真實的身份進入元宇宙,比如我們現在的很多微信頭像其實也不是用的真人頭像,大家更多的是通過一個虛擬形象。或者說我們看到很多元宇宙的電影中提到很重要的概念,叫NPC,所以在元宇宙的世界,我們未來更多的人喜歡用一個虛擬形象去社交,去互動,或者說去存在,和每一個人產生交互;這個虛擬形象,這個NFT也可以為成為自己產生數據,承載數據,獲取數據的一個載體。我們Tagging也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每一個人先有自己的一個NPC,先有自己的一個所謂的唯一的NFT形象去鑄造,鑄造完成之后這個NFT形象就是他跟其他人互動的一個方式,當然我們也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數字資產的錢包。為什么要用“標簽”,其實這也是我們通過不斷的探討得出的,過去大家想哪些數據值得上鏈,比如圖片可以直接上鏈,這個是一個數字憑證,我們給一個哈希,給一串代碼跟自己的錢包綁定,這就可以做一個驗證。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社交數據如何上鏈,我們每天跟很多人打字,說那么多的話,難道這些雜亂的數據,我們全部都要把它上鏈嗎?或者說它怎么去實現這個步驟?我們想到了一個用“標簽”的方式,標簽是什么?標簽類似于年輕人的一種互動方式——彈幕,每一個標簽不超過七個字,然后我們以標簽的形式量化,所有的NPC和NPC之間都是用標簽的方式互動,這也是我們產品的特性之一,通過標簽沉淀下來的數據資產的價值是什么?其實又回到元宇宙的游戲屬性和沉浸感,以及社交屬性,我們希望每一個用戶的NPC通過跟很多的NPC以標簽的這種方式,沉淀下來自己的NLP,一種語言方式。由此,用戶他會發現他通過一個NFT數字形象去跟任何人互動,貼標簽,撕標簽來訓練自己的NFT數字形象,創造一個新的場景。我們看到最近這個小紅書、抖音,包括國內的數字藏品平臺,每天都有這個成千上萬的數字人誕生,那我們又就要想這些數字人去往何方?這些數字人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在哪?我們看到小紅書上有很多花十幾萬打造出來的大型3D制作的數字人,流量可憐的也可惜只有十幾萬,為什么?因為真實用戶跟數字人之間沒有紐帶,沒有情感的交流,這個數字人沒有靈魂,只是空洞的一個image,他沒有跟用戶之間形成這種深度的這種社交屬性或者交互屬性。所以Tagging希望賦予每個數字人靈魂,賦予每一個數字人數據價值,用戶還可以使用自己的數字人去跟別人互動,這就是我們我們公司想實現的元宇宙的社交場景。有個問題想和王總探討,現在NFT音樂我們也看到了、頭像作為NFT憑證也是好實現的,但是從您的角度如何看待社交數據?無論是從技術發展還是未來內容分發的角度,我們怎么樣可以做到用戶的生產關系的改變?關于Web3.0是生產關系的改變您是怎么看待的?或者您覺得哪些突破點讓我們可以真的實現這種社交數據的互換互通?
Richard Wang:謝謝柴總,剛剛您說了很多符合Web3的一些概念,我想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先說一下這個我們怎么去理解Web3。第一個呢,它跟區塊鏈沒有關系,所以剛剛柴總說上不上鏈,其實Web3跟區塊鏈沒有從屬關系,沒有直接關系,沒有必然的關系。在Web3的所有創業項目里面,可能某一些項目可以用到區塊鏈的技術,但是也有很多項目是不需要用到區塊鏈技術,Web3我們講有很多東西是可能是所謂的去中心化,當然也有很多Web3是不需要去中心化的,因為我剛剛前面講Web3中最重要的并不在于去中心化,用戶自主才是第一位的。那么Web3里面的組成大概有什么呢?剛剛柴總提到虛擬人,虛擬偶像數字人,我想等會提幾個例子,今天我們看很多虛擬人里面不外乎就是二次元版的,或者超寫實版的,大概就這么兩類,事實上呢,不管是二次元版還是超寫實版,都是背后都是有一個人在做實際的這個交互,動作捕捉。Tony總又提到了這個叫做7X24能夠一直在線上跟你交互,那不可能嘛,因為背后有一個真人。即便用人工智能跑出來一個成像,比如我今天我只工作8小時,另外16個小時是人工智能來代替我來做交互,這件事情也不難,而且這件事和區塊鏈沒關系,早在十年前就很多公司實現了。比如說有一個機器人幫你回郵件,這個機器幫你看了文本,對郵件進行判斷是否能回,用人工智能來幫你交互。所以Web3有三大基石,第一大基石就是人工智能,大家可能會覺得人工智能不是好久了嗎,安防、攝像頭…并非如此,人工智能必須內建在你的互聯網里,今天你的互聯網,即Web2里面沒有內建足夠強的人工智能,那么在未來Web3內建足夠強的人工智能是必備的,是基石。回過頭來我們剛講到的第一位——用戶自主,如果沒有適當的人工智能,他沒有辦法幫你的數據去編程,去判斷是否是隱私數據的,沒有人工智能就不是Web3了。另外一個基本是Edge?Computing,就是邊緣計算。我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就是為什么邊緣計算會變得那么重要,大家可能沒有感受到,手機還有汽車就是你的邊緣計算。以后人的社會空間不外乎家或者辦公室或者另外一個移動載體上,就是汽車,或是類似汽車的東西,在汽車里面就是一個元宇宙場景,所以它是個邊緣,這個邊緣是基礎。而且你的Web3就在家里帶了頭套,不管是AR眼鏡,VR眼鏡進行邊緣計算,是個終端,所以邊緣計算在Web3里是個必備,因為它是銜接很多的人機界面的接點。第三個就是很多數據,我們叫做分布式的數據網絡,所有數據網絡來自于各個其他方。那么剛前面柴總也說我們什么樣的東西在Web2里面可以更好的移植到Web3呢?社交顯然是其中一塊,事實上有三塊,我們現在看的很多項目,從去年就開始了,我們去年一年大概投了40多個項目,包括社交、電商跟游戲。其實很容易理解,游戲都是數據交互,其實你第一層看到都是UI界面,第二層到后臺全部是數據交互。電商平臺也是數據交互,我們在淘寶看到的是平臺想要給用戶和商家看到的東西,它是一個數據交互,那么為什么說電商必須移植到Web3呢?不然你就被這些平臺給挾持住了嘛,用戶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奴役了,你看到的東西是怎么來的,是平臺想給你看的,不是你自己找來的。所以社交、電商、游戲全部都是在Web3里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他一定都有問題,只不過這些問題影響到我的痛點,這就是Web3在社交,在電商,在游戲領域里面很好發展的切入點。特別在社交領域有很多應用場景,剛剛柴總講到虛擬人物就是一個應用場景,數據交互里面的價值在傳統Web2里面價值是給誰用呢?給那些需要用的人,譬如說廣告商,比如說你在微博、在推特之類看到的所謂植入性的廣告,它都是根據這些數據來給你推送的。那么在社交里面,在Web3里頭,如果你有很好的一個算法,你完全可以首先作為用戶從中獲益,第二個你確實有權力可以去選擇避免掉你不要的,這才是關鍵。今天如果我們用戶沒有選擇權,就是沒有權益去選擇我要和我不要的,也就是說今天用戶都沒有自由。我再講一個接地氣的例子,你今天在銀行有100萬人民幣,你要去把它全部取出來,不好意思你領不出來,銀行要問你了,你是誰?干什么用?為什么你要領這筆錢?這是沒有自由的,大家一定要去解放自己,要高標準,這樣你才可以走出象牙塔去知道你的天花板。再講一句極端的例子,為什么人家要去火星,天花板是地球,我當然不要,我要去火星,所以真的要把這個標準設高,才能夠去追求無限的可能。回過頭來講柴總的問題,社交、電商、游戲確實在Web3里面有很大數據交互,能夠產生出價值。
美劇《硅谷》最新一集講述加密貨幣51%算力攻擊的事:據了解,美劇《硅谷》的最新一集以“魔笛幣”為主,講述new internet和51%算力攻擊的事情。[2018/5/15]
在問答環節,Richard Wang對觀眾們的提問做出了解答:
Q:?Web3.0會遇到哪些風險和挑戰,它到底是風口還是炒作?
Richard Wang:我剛前面講到,Web3呢,是因為美國一些機構還有創業公司一直在交流交互產出的,所以確實是風口也是炒作,但是這個風口有好有壞,事實上炒作也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事實上這個東西不只存在于Web3里,三年前國家提倡芯片設計半導體,然后兩年前講了醫療產業之類的,其實風口跟炒作是在整個經濟體系里必需的東西,為了吸引相應的資本和創業者進來,它不是一個壞事情,它是一個必然的事情,當然我們得看這個東西是不是能夠持續下去,或者說它是不是能夠真的產生出一些好的公司出來。那么回過頭來,我們看2000年的所謂的互聯網的也是一個泡沫吧,我們叫互聯網泡沫,確實這個泡沫的產生情況下呢,一大堆的資本進來,一大堆創業公司出來,其中90%倒掉了,90%的資本賠錢了,但是留下了那10%,造就了我們今天Web2的這些互聯網大公司的成長,例如Amazon, Facebook,我們今天得益于他,在我們的生活形態方面,在互聯網的體驗等等之類的。我們有進一步的一個一個提升,為什么我們今天要去diss那些Web2,讓他們變成Web3,因為社會要進步嘛,人類文明要進步,如果沒有2000年互聯網泡沫,可能沒有騰訊,沒有臉書,沒有Amazon這些公司,那么你的進步可能就會稍慢或者停滯,所謂風口跟炒作是必然也是必要,只不過到底是哪一些投資人跟哪些創業者有本事把公司能夠帶到下一個階段,哪些投資人有本事慧眼英雄,伯樂識千里馬,能夠真正找出好的項目,然后跟著陪跑下去,我覺得這才是關鍵,這關鍵不在于風口或者是不是炒作,如果你覺得它不好,它也是個必要,?但是我會從比較正面的意義來看它,它還是比較積極的形態和展現。
Q:請問王老師硅谷目前可以看到的前三個Web3.0賽道的情況如何?能否介紹一下?
Richard Wang:第一個,我覺得Web3的這件事情呢,肯定是美國的創業公司有優勢,首先,確實人才比較多;第二個呢,確實他有這樣子的一個土壤去讓Web3的項目去成長出來。我其實沒有辦法說出來所謂的前三名,但是我可以舉一些例子,譬如說,從技術角度來說這個事情。大家都知道去中心化儲這件事情對吧,存儲很重要,是基本配備,如果今天所有東西都沒有存儲基本上生活就無法運行,比如手機沒有存儲你放兩張照片手機就廢掉,電腦沒存儲也不行對吧,你大腦里沒有存儲會這個人是不是有問題。存儲很重要,那么存儲呢,大家想了,到底是存在中國移動機房?還是存在亞馬遜機房?還是華為機房?都有一定的風險,而且成本挺高的。存儲也是Web3的基礎,我再往前往后延展一下,Web3基礎剛剛講三要素對吧,記得嗎?AI,Edge?Computing跟這個分式數據網絡,但是Web3有一些基礎設施,去中心化存儲、去中心化通信、去中心化算力等等之類,這些都是基礎設施,所以去化存儲是Web3里面的一個基石,我就把這個前提說一下。所以大家知道存儲是很必要對吧,那么如果能夠做出一個很牛的所謂分布式存儲的方案,那它真的是個偉大的公司,我們在過去幾年有看過幾個類似的,但他們都不夠完美和完善,存在很多不足,但它在未來一定會有更好,也必須要更好的,那么這些更好之后能夠干嘛呢?能夠讓你能夠將存儲的照片、信息、視頻什么之類的,非常容易存進去,也非常容易拿出來。現在很多方案容易存進去但不容易拿出來,還有些方案是只能存圖片,不能存視頻等等之類的,所以很多不完備,我相信會有偉大的公司出現這個領域。我再講一個例子,叫做去中心化通信,這個可能是跟這個問題并不是特別相關,但確實現在在美國有去中心化通信的項目。大家都知道通信非常關鍵,假設今天我們的運營商作惡嗎?你的電話話費明明是500,運營商告訴你就是600,在中心化狀態下你只能聽他的。或者運營商倒掉了怎么辦呢?運營商倒掉手機號就沒了,無法證明這個手機號是你的,所以說有去中心化通訊的必要,萬一運營商倒掉了呢?所以這是Web3的一個基礎,在中國不會有,在美國、南美甚至非洲會有所謂的去中心化運營商。那么現在為什么是中心化運營商?首先,頻段是政府的,需要花高成本獲得執照,所以運營商需要重資本;第二,買基站也很昂貴,所以必須中心化運營商來干。那么1萬個人能不能做一個去中心化運營商呢?答案是yes。一人花10萬人民幣買一臺基站,將一萬個基站放在上海運營,去中心化運營商就是這一萬人。怎么賺錢呢?和中國移動一樣,中國移動怎么賺錢,你就怎么賺錢,就這么簡單。這個概念有點開腦洞對吧,但是nothing is impossible.
Q:很多人在爭論Web3到底是個偽命題還是時間的問題,不管是哪種情況您覺得他會在哪些場景上大規模的使用?時間上您覺得大概需要多久?
Richard Wang:其實完全的去中心化,可能也不是必要的,并不是所有東西都需要這樣做,你可以有一個所謂的折中,就是有一些關鍵的節點它能夠去做,我們叫做驗證者,所以不需要完全去中心化,有一些可能完全去中心化更好,有些可能是弱中心化就行了,是否需要完全取決于你的應用場景和用戶性質。第二個呢,我前面講Web3里頭其實有很多很多的領域,可能都會先在Web3里面發酵,比如剛前面講的社交、電商跟游戲。游戲層面已經比較成熟了,就是你看什么時間點了,事實上在今年就有一些比較偏Web3的游戲項目,我所謂Web3游戲項目比如它的開發引擎是開放的、開源的,那么各式各樣的創作者可以進來去用開發引擎,這沒有一個中心化的,也就是說你可以出各式各樣不同游戲,然后呢,你可能有這些用戶和數據進來交互,這就是某種初淺Web3概念的游戲了。那么甚至呢,你可以透過技術跟NFT的機制將A團隊和B團隊開發的兩個游戲接在一起玩。這在以前可能想不到,因為第一個,引擎是一樣的,第二個,假設你有一個中間件,你會去定義好,有點像這個3G通信協議一樣,有WCDMA、CDME2000、TD-SCDSMA,但事實上用了不同協議但都能通話,這叫跨平臺互操作,這在游戲里面已經出現了,當然它能夠帶出來商業價值,我們今天不定論它,但是已經出現了。我認為在電商領域,跟社交領域一樣,應該明年就會出現了,但是在東南亞跟非洲我們已經看到了,因為他們其實沒有所謂的巨頭去壟斷,所以有很多的創新的公司在東南亞跟在非洲已經開始使用一些有Web3概念的方式去導入他們的電商平臺。我剛剛前面講的例子也是一樣,Amazon有Amazon的優缺點,淘寶的淘寶的優點跟缺點,但是作為平臺都有想要掌控的東西,只給出平臺愿意給出的東西,通過Web3的概念可以更好的把廠家和用戶結合在一起,將中心化變成一個弱中性化。那么社交也是,特別是柴總開發的跟social有關的,social中不只是所謂的Fi,所有的食衣住行都和交易有關,所有social和Fi,和社交有關的東西都可以有很好的進展,只不過確實在SocialFi領域的Web3項目要到明后年才看得到,因為它設計的層面其實比較廣,包含隱私的層面,國內在去年也出臺了個人資料的一些保護法案。事實上,這些如果你要去滿足法規,你socialFi的東西就要比較長的一個經營去跟他們配合,你才能夠做出來。我們最近呢,有看到一些比較有趣的項目,就是跟保險有關的,保險也是socialFi的一種,為什么?因為保險是社會保險,所以保險是social的,保險是不是Fi呢?當然是,要交保險金以及收到賠付,涉及到財富和金融,肯定是Fi,所以保險是socialFi。保險是不是要有法規限制的?當然,保監會嘛。那保險跟個人隱私有沒關系?當然有關系,你今天去了哪個醫院?得了什么病?病人不想讓保險公司知道,但是因為他不得不,因為沒有隱私保護嘛,如果今天加了一層隱私,保險公司只要知道答案,叫做“該賠不該賠”,他根本不需要知道得什么病。保險公司只要通過一個黑盒子,加上人工智能和隱私保護,得出該不該賠,賠多少的結論就可以了,保險公司沒有權利去得知到你生什么病。所以這些場景應用在Web3里各個領域都會有,這也和社會的進步有關,如果法制regulation不夠完備的時候,這些項目沒辦法出來,出來也是跛腳,因為你要游走在邊緣,你沒有辦法這個變成一個普世價值,你的商業價值也體現不出來。
Q:國外的Web3和國內狀況有什么不同?
Richard Wang:我今年離開國內出去晃了一晃,我先到了臺北待一個月之后呢,就去了我們硅谷的總部,在美國大概也呆了兩個多月,那么在美國也去了不同地方,比如說這個奧斯汀,到了邁阿密,那么接觸到了一些其他的特別是在美國一些創業項目,所以特別有感受的就是在美國那個地方,很多的創業項目,因為確實首先他們思想比較開放,思維比較開拓;第二,美國不光是硅谷人才,在Boston人才也多,整體比較下來美國肯定還是排第一,當然我們國內緊追第二對吧,所以他們很多很多的創業項目,基于這個團隊能夠想象出來的不管是要做的市場,還是整個團隊的能力資力或者是他們能夠去開發出來產品或者服務,確實在質量上面都比較高。其實我們投資也一直在學習,比如說我們我們Draper Dragon從2015開始去投資區塊鏈行業,我們在七年期間也是不斷的去從創業項目里面去學習。我們在美國也確實跑來跑去,看了很多創業者創業項目,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去了解,我們要勇于想象你以前沒想象過的事情,并且開放心胸去接受它,不要去拒絕不可能,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只不過是多大的代價。之后我又去了這個迪拜,我在迪拜遇到很多國內同胞,也在阿布扎比跟迪拜跟所謂的當政的一些貴族朋友們了解一下,他們在未來是不是確實有想要往這里發展的這種想法,是否愿意投入一些資源,把很多的創業者吸引過去,甚至把很多的美國資本吸引過去,在那邊去做培育。其實大家可以看,有本書好像叫做地球是平的,就是世界同為一體,但確實現在看起來都是很分化的,每個垂直垂直領域會自成一個體系,不管是在美國,我們國內,東南亞或者是中東,都會自成一個體系,在體系里面會有很多的生態可以去發展,所以我覺得在在迪拜未來的兩三年還是非常值得期待。我也去了一趟新加坡,那么大家也都知道,國內好多創業者也跑到新加坡去了,在新加坡做創業。那么新加坡政府本身在在數字經濟方面,可能也屬于亞洲的第一位。新加坡是亞洲,東南亞除了中國以外的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據點,有很好的土壤去培育這些數字經濟的項目等等之類,包括Web3。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在政策方面也比較前進,它出臺了比較多的跟數字經濟有關的比較友善的政策,也比較適合我們一些偏數字經濟方面的項目去落地和成長。所以總之而言,我覺得在國內確實也有很多的發展,譬如說國內有海南,有自貿港等等的,實際上我們基金也在海口落地跟海口的一些數字經濟的政策、一些政府的這些出臺的方案去做對接合作。我們認為在國內除了數字經濟之外,肯定也是一個很好發展空間,特別套用在很多的互聯網的應用上面,如果以一些主要的城市,比如海口啊,上海啊,杭州啊,北京作為一個基礎,也是能夠形成一定的這樣的生態體系的,在整個數字經濟發展方面。
來源:世鏈財經
金色周刊是金色財經推出的一檔每周區塊鏈行業總結欄目,內容涵蓋一周重點新聞、行情與合約數據、礦業信息、項目動態、技術進展等行業動態。本文是項目周刊,帶您一覽本周主流項目以及明星項目的進展.
1900/1/1 0:00:00近期,隨著 Axie、STPEN 等頭部項目接連遭遇代幣下跌、用戶量緊縮的困境,GameFi 整體市場也趨于冷靜.
1900/1/1 0:00:002021 年,元宇宙概念下的虛擬數字人崛起。演唱會、綜藝、代言、走秀、脫口秀、短劇、直播……“十八般武藝”的虛擬數字人吸引了數以億計流量的關注、企業聚焦、資本追逐,疊加疫情下國人對數字生活需求的.
1900/1/1 0:00:00在白話之前的推文《肖風博士贊不絕口的Cosmos和波卡兩大跨鏈技術項目》中提到了跨鏈技術,其中跨鏈技術的實現模式之一就是哈希鎖定,今天大白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什么是哈希鎖定.
1900/1/1 0:00:001.DeFi代幣總市值:528.81億美元 DeFi總市值 數據來源:coingecko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39.
1900/1/1 0:00:00作為區塊鏈技術的早期奉獻者,布萊恩·阿姆斯特朗(Brian Armstrong)已帶領 Coinbase Global Inc.成為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