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觀點:論區塊鏈的網絡效應與生態效應_區塊鏈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一、生態效應

前兩天看到了肖風老師的最新文章《區塊鏈追求的是生態效應》,文章的大意是說工業化時代追求的是規模效應,互聯網時代追求的是網絡效應,到了區塊鏈時代,追求應該是生態效應。我覺得生態效應這個詞挺有意思的,值得深入思考。

用肖風老師的說法:

生態效應是一個分布式經濟體,不再是一家公司通吃的商業模式。它像一座森林,是一個生態系統,大家不再是以成立一家公司的方式,而是以一種利益相關者的方式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在工業時代,商業上最大的追求是規模效益,需要大規模生產,需要標準化和低成本。但規模效益是加法效應,1+1=2、2+2=4。到了信息時代,互聯網公司強調的不再是規模效應,而是網絡效應。網絡效應是一個乘法效應。以通信為例,如果這個通信網絡只有兩個人,就只能發生一對一的通信關系。但是如果兩個網絡都有四個人,那就是4×4變成16,而不是4+4=8。從分配的角度,區塊鏈的分配方式也不再是傳統的公司制的分配,而是利益相關者分配機制,大家一起貢獻價值,你多做貢獻就多拿。在這個基礎上,大家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更好的生態,一個開放的經濟,一個完全可擴展的沒有邊界的商業。

觀點:FTX即將發生的30億美元清算可能會決定市場走勢:金色財經報道,IntoTheBlock表示,ETH和SOL的看漲消息似乎被恐懼驅動的市場動態所掩蓋。盡管有有關Visa和潛在ETH ETF現貨的積極消息,但FTX即將發生的30億美元清算可能會決定市場走勢。[2023/9/10 13:29:16]

二、賺錢效應

為什么我對這個詞這么感興趣呢?因為我自己之前也正好思考這個問題,當時我發現區塊鏈領域的公司與互聯網公司,無論是從底層財富邏輯,還是商業模式還是從流量獲取角度都有一些差異,但是在早期的時候,思考還沒那么成熟,我記得早期的時候我用的是賺錢效應這個詞。

什么叫做賺錢效應呢?就說在傳統的互聯網時代,最關鍵的是要流量,有流量就有盈利模式,不管你是通過廣告費還是會員費還是什么其它方式。對于那些小平臺,即使商業模式很好,但是沒有流量的話,也很難崛起,最后很可能就是為大公司打工。

但是到了區塊鏈時代之后,流量這個邏輯發生了一些變化。雖然一些大項目、明星項目還是天然的能夠獲取大量的流量,但是同時小公司好像也有了一些機會。因為那個時候大部分區塊鏈項目都會發行通證,對于那些發行了通證而且通證上了交易所的項目而言,只要通證的價格足夠高,漲幅足夠大,不管你的公司名氣大小,你天然的就能夠獲得很多的流量,價格上的一點點波動就能極大的誘發人們的腎上腺素,人們的眼球很容易聚集在跳動的數字上。這個時候如果公司的業務本身確實是做得好,是大家的剛需,那么很多小公司很容易脫穎而出,就是因為這背后有一個比流量更重要的東西,就是賺錢效應。

觀點:加密貨幣將顛覆傳統金融,可有效進行跨境支付轉移:注冊財務規劃師、資產管理公司Delancey Wealth Management創始人 Ivory Johnson表示,加密貨幣將顛覆傳統金融,因為它們最具吸引力的公用事業之一是能夠在幾乎沒有成本、延遲或外匯波動的情況下,有效地進行跨境支付轉移。就比特幣而言,50年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比特幣要么成為世界儲備貨幣,要么成為下一個讓很多人致富的美國在線(AOL),直到被更好的技術取代。(CNBC)[2021/7/4 0:25:28]

但是這種賺錢效應是建立在發行通證并且上市交易的基礎上的,后來發幣融資這件事被禁止之后,這個說法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后來經過進一步深入的思考,我的想法也從簡單的賺錢效應轉成了更深層的生態效應,沒錯,跟肖風老師用的詞一模一樣,所以當肖風老師提到這個詞的時候,與我的思想有些暗合,我個人還是挺高興的。

三、生態效應的數學表達形式——n的m次方

肖風老師說規模效應是1+1=2,2+2=4;網絡效應是2*2=4,3*3=9,4*4=16,這種說法已經很形象了,我繼續沿用這種說法,我認為生態效應在數學上的表示就是n的m次方,比如3的2次方=9,3的3次方等于27,3的4次方等于81。

觀點:區塊鏈能讓支付服務更加高效 需要行業競爭以改變數字貨幣角色:加密行業專家表示,隨著在線支付公司Wirecard本月進入破產程序,主流金融服務商,如VISA、PayPal和Mastercard都在爭先恐后地填補數字支付的空白,并成為第一家提供加密支付卡的公司。區塊鏈服務提供商TAAL首席執行官Jerry Chan和虛擬貨幣平臺Coincurve總裁兼聯合創始人Rod Hsu都認為,要改變數字貨幣被用作支付或技術手段的方式,這個行業所需要的正是競爭。Jerry Chan指出,除了主流加密意識需要之外,區塊鏈還能讓支付服務更加高效。Rod Hsu表示,在Wirecard事件之后,加密部門應該學習“透明度”。他補充說,區塊鏈是一種不可改變的開放技術,可以在“任何時候”對資金流動進行全面審計。(Cointelegraph)[2020/9/6]

其中n表示項目本身的連接,就像互聯網的規模效應表達式中n的平方那樣,這2個n是相同的意思,都是項目本身的內部連接。當只有1個用戶的時候,n等于1,項目的影響力是1;當有2個用戶的時候,n等于2,影響力變成4;當有3個用戶的時候,n等于3,影響力變成9。

觀點:新模型顯示到2040年BTC將超過52萬美元:6月9日消息,Medium上一位用戶名為QuantMario的匿名量化分析師表示,加密分析師PlanB基于S2F比率模型預測BTC到2028年將達到100萬美元,是對比特幣的過度看漲。而使用QuantMario的新模型LGS-S2F,可以預測BTC的增長速度將大大放緩,到2040年BTC將超過520,000美元。

與此同時,QuantMario承認PlanB的模型一直密切跟蹤比特幣過去的價格走勢,前三個減半周期都有所反映。如果照此繼續下去,在接下來的減半周期中比特幣價格會達到10萬美元的峰值。(The Daily HODL)[2020/6/9]

兩者的差別在于m上,在互聯網的規模效應中,m固定等于2,也就是2次方,但是在區塊鏈的生態效應中m可以等于大于2的數字,比如3,5,甚至更大的數字。

雖然只是一個數字上的不同,但是從數學上大家都知道這背后有多大的區別。比如說10的平方等于100,但是10的3次方等于1000,背后差著一個數量級,如果m的數字更大,那么差別就更大,這就是生態效應和網絡效應的差別。

聲音 | 觀點:Libra誕生帶來的影響相當于讓比特幣瞬間取得了三年的發展成果:美國加密貨幣指數基金提供商Bitwise Investments最新分析指出,Libra的誕生讓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市場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盡管這也帶來了更多的監管層面壓力,但是該事件對于比特幣影響力的增強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相當于讓比特幣的發展進程加速了三年以上。可以說,Libra把比特幣以及加密貨幣從“金融科技的邊緣地帶”推向了中心地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加密貨幣,而這對行業的發展顯然是一個大大的利好。[2019/8/3]

具體來說,在區塊鏈項目內部,這個n的意思是指項目本身的活躍用戶有多少,活躍地址有多少,真實市場需求有多少,鏈上交易轉帳量有多少,這些都是跟項目本身的發展相關的,這一點與互聯網一樣。

但是這個m是什么意思呢?m表示你的外在連接的生態有多少。這么說可能有點抽象,我可以這么解釋,比如說某個區塊鏈項目,它采用DPOS共識機制,擁有21個主力節點,每當一個外部機構成為項目節點的時候,它本身也會帶來很多的流量、資金、知名度、還有這個外部機構本身的網絡效應。

就比如說現在很多交易所會參與到項目當中去,有些可能只是單純的抵押做節點,有些則可能會更加深度地參與。當交易所深度參與的時候,比如說交易所和項目本身聯合舉辦一些活動,或者在底層業務上有一些合作,或者在某方面的數據上打通等等。交易所本身就是一個高頻、剛需、大市場的生意,本身的流量就非常豐厚,當這樣的生態方接入到原來的項目方當中的時候,這個時候對項目的增長促進作用非常明顯,很可能項目的發展就不再是原來內在的連接即n的平方,而是以更加高的指數形式增長。這還只說了一個節點,如果多個節點同時貢獻力量,有些節點是做錢包的,有些節點是傳統的互聯網媒體,有些是其它類型的外部機構,它們同時導入流量,同時有深度的業務合作,當這些利益共同體形成生態的時候,對項目方本身和生態當中的做其它參與方都是極大地促進。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考慮,現實生活中雙方的融合程度,生態的緊密程度,生態的內耗之類的東西都會對生態效應形成直接的影響,而且這種生態效應是否有上限,是否有突破某個閾值才發揮作用都是需要考察的事。而且用n的m次方,在數字上是肯定有夸大,這只不過是一種形象的表達方法,大家get到意思即可,正如網絡效應也并不是完全的n的平方一樣。

四、生態效應的時間維度

從這個公式出發,我們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推論,比如說我們從時間和發展速度的角度來思考。我們知道傳統的工商企業要想成為像可口可樂這樣規模的公司,至少需要10年的發展和積累,你需要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推廣,一個省一個省的覆蓋;但是到互聯網企業的時候,互聯網的窗口期估計也就3年左右,長一點的5年,一般3~5年時間,一家估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就誕生了。

這種時間和發展速度上的差別也正是來源于背后的關系,一個是基于規模效應,需要一個一個累加,一個是基于網絡效應,有平方的效果在這里,速度就會快一點。

那么到區塊鏈時代,當發展速度是n的m次方的時候,這個時間可能會進一步縮短,這個時間窗口可能會被壓縮到3年以內,比如1-3年。以以太坊為例,以太坊發展到今天時間也才2-3年,但是如今的市值已經突破1000億人民幣;比特幣雖然已經發展了10年,但是它在這10年間成長了幾千萬倍,如果以3年為界限來考察,那也是幾百倍幾千倍的成長速度。所以,可以這么推測,在這種冪律定律的疊加下,如果未來區塊鏈行業真正出來爆款項目,它很可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爆發,有可能成長的時間會在一到三年以內,再短的話,我擔心有些項目可能本身就無法開發完成了吧。一旦他們找準業務的定位,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同時搭建好相關的生態,很多傳統的已經成型的項目方會依附過去,大家流量互通,那一家百億市值公司可能短期內就出現了。

五、生態效應的市值維度

除了時間維度,市值維度也是很有意思的點。

我們知道傳統的制造業公司市值有個百億就是非常夸張的事了,而且這還是建立在海量利潤的前提下。當你有海量利潤的時候,然后通過一個市盈率的乘數,比如說10倍、20倍或者高一點40倍就已經是比較夸張了,如果要有百億的市值,可能就需要5億的利潤,而這5億的利潤要1毛錢1毛錢的掙,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當年的工業企業市值規模超過100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當進入互聯網時代的時候,我發現有大量的這種成立沒幾年的公司已經變成10億的獨角獸,再過幾年又變成了百億,再過幾年它就成了千億市值的公司,而且這個時候它還沒有利潤。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互聯網是直接面向全球用戶的,它與工業時代的用戶基數不一樣,成長速度不一樣,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可能10年不盈利,但是一旦開始盈利,就是幾年之內從0到1億,從1億到100億這個過程,所以互聯網公司的估值增長很快,而且市值突破100億的互聯網公司數量很多。

那么,對于一家區塊鏈公司而言,它背后有著比n的平方更夸張的生態效應,那么我想無論是它對利益相關者的連接程度,還是它能夠覆蓋的人群規模,還是它能夠產生的利潤都會比互聯網更夸張,所以我認為未來區塊鏈行業的巨頭公司的市值很可能會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再上升一個數量級,萬億美元市值公司的出現應該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文:蒙特卡洛

Tags:區塊鏈以太坊比特幣區塊鏈工程專業學什么區塊鏈存證怎么弄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以太坊幣是什么幣比特幣中國官網聯系方式40億比特幣能提現嗎比特幣最新價格行情走勢

幣安交易所app下載
Scry與韓國最大的區塊鏈社區合作_Scry

1月23日,scry.infoDDD在國內交易所上市。隨著中國市場的全面開放,南韓市場正式開始了2018年的新旅程.

1900/1/1 0:00:00
中心化存儲去中心化貨幣,是否破壞了加密貨幣的意義?_比特幣

如果說有什么決定性文化特征促成了“幣圈黃埔軍校”成功的話,那就是該公司的實用主義。 2014年至2019年初這段時間里,我一直在Coinbase工作,見證了Coinbase公司從一家只有幾十名員.

1900/1/1 0:00:00
摩根大通:芝商所明日上線比特幣期權產品,比特幣高峰再次來臨_比特幣

美國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認為,當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于1月13日推出新的比特幣期權產品時,市場對比特幣的興趣將達到很高.

1900/1/1 0:00:00
幣聰觀點:不用擔心比特幣沒有價值,因為沒有價值是不會出期貨的_CFT

期貨起源于17世紀的荷蘭,最初也是以商品為標,尤其是以當時被泡沫化的郁金香為標。發展到今天,世界上有許多期貨交易所,例如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倫敦、東京、新加坡、韓.

1900/1/1 0:00:00
幣安期貨出現宕機并中斷交易,短時間內無法訪問app和網站_加密貨幣

幣安期貨將下架幣本位LUNA永續合約:5月12日消息,據官方公告,幣安期貨將于2022年5月12日8:00(UTC)對幣本位LUNA永續合約進行自動結算,并下架該合約.

1900/1/1 0:00:00
區塊鏈公司一天漲停百余家 多少在“蹭鏈”?_聯盟鏈

10月28日,區塊鏈成為資本市場的當紅明星。截至當天收盤,滬深兩市各路資本涌入,逾100只區塊鏈概念股漲停。與此同時,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關于區塊鏈的問題,爆發式增長.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