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是區塊鏈生態系統的碳足跡。工作量證明系統在確保交易安全、防止欺詐和串通方面非常成功,但它們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目前估計,一筆比特幣交易的碳足跡超過350公斤,一筆以太坊交易的碳足跡約為39公斤。
與中心化交易處理系統相比,這些系統的效率要低上百倍。以太坊單筆交易同樣的碳足跡將在中心化信用卡支付網絡上支付8萬多筆交易。如果希望用區塊鏈取代所有銀行系統和小額支付,我們就有麻煩了。即使在轉向權益證明模式后,這也是如此,這種模式效率提高了99%。在我看來,區塊鏈不太可能取代目前大多數的銀行和信用卡交易。因此,碳足跡的比較也沒有意義。正如我之前所指出的,區塊鏈交易與大多數簡單的消費者交易相比,沒有任何好處,而且有很多成本。
觀點:區塊鏈應用最大阻力是技術共識邏輯影響了既得利益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在《尋找區塊鏈力量》節目中表示,今天區塊鏈應用最大的阻力不是技術,不是前端場景的拓展,而是因為區塊鏈是分布式的,是技術的共識邏輯替代了原有的中心化一切的金融邏輯與社會組織、社會生產邏輯。而原有的這些,無論是制度規定、制度執行、監管和組織體,一定是這當中的既得利益者。(新浪財經)[2020/9/10]
有種情況基于區塊鏈的交易與其他交易相比具有令人信服的優勢,就是當它們被置于作為更大業務流程的一部分,要求復雜的多方交易的總碳背景中時。在這些情況下,替代方案不是高效的信用卡交易,而是讓人參與其中的成本和復雜性,以及所涉及的工作時間的碳成本。
重慶市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超8成企業復工復產:3月16日,從渝中區大石化新區管委會獲悉,重慶市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已有超過8成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渝中區大石化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抓實抓細復工復產區塊鏈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當好企業“服務員”,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推動地區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微渝中)[2020/3/17]
我擁有的最好的例子是一個典型的業務采購訂單。有很多估計,但平均來說,似乎大型企業通常花費50到100美元來籌集一個購買訂單或支付一個發票。這些幾乎都與信息技術成本無關。相反,最大的驅動因素是驗證采購訂單或發票是否符合公司的付款規則和任何現有合同所需的人力時間成本。換句話說,我們在這里談論的是勞動力。以目前專業和商業服務的平均速度,我們說的是一到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動態 | 菲律賓推出第一個區塊鏈研發實驗室:據cryptovest消息,醫療保健企業MediXserve已與馬尼拉阿泰奧大學(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合作,推出菲律賓首個區塊鏈教育的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包括醫療技術、金融技術、教育技術、人工智能(AI)和數據分析等。[2018/10/29]
因此,真正的比較不是在以太坊交易和信用卡交易之間,而是在以太坊交易和一小時勞動之間。在美國,一個普通的員工每年需要大約4000公斤的碳來覆蓋辦公室空間和通勤。將這一數據計算在2000個工作小時內,意味著我們在加利福尼亞這里的每個工作小時可以分配約2公斤的碳。
所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高度推測性的。碳足跡的估計是建立在SWAGs上的,相乘后再放大。在這些類型的預測中,錯誤和不正確的假設會被放大,從而導致與現實相去甚遠的結果。一些大問題,比如混合能源中有多少是可再生能源,都不容易回答,因為這些問題變化很大,而且很少有權威的數據來源。轉向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將進一步減少這些系統的足跡。
最重要的是不可能給出一個精確的答案,但是這個小小的思考練習表明,僅僅根據系統來比較一個交易和另一個交易是沒有用的。你不能將具有共享規則和多個參與者的業務購買訂單與信用卡交易進行比較。
從人類時間或計算的角度來看,可信的數據代價高昂。我們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來減少工業世界的碳足跡,同時消除操作的復雜性和冗余的人力工作。
"2021年,行情將DeFi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在DeFi當中,智能合約起著關鍵作用。" 什么是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這一術語是1994年由著名密碼學家尼克薩博首次提出的,它是通過編程來準確高.
1900/1/1 0:00:00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禁止代幣發行融資行為,打擊虛擬貨幣炒作.
1900/1/1 0:00:00基于加密代幣的互聯網原生經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加密協議、社區與創作者的關注焦點。近期,基于以太坊的內容眾籌平臺Mirror.xyz軟件工程師PatrickRivera近日撰文談及創作者與社區如何利.
1900/1/1 0:00:00據TechinAsia6月14日報道,區塊鏈公司Coinomo表示已獲得融資,以加強金融科技平臺。今天,該平臺推出測試版.
1900/1/1 0:00:00“多個項目相繼發布了Kusama插槽競拍策略,未來可期。Kusama平行鏈插槽競拍進入倒計時,很多項目已摩拳擦掌,準備參與插槽競拍.
1900/1/1 0:00:00眼前這個清秀的印度少年正在在侃侃而談:如何在MaticNetwork/PolygonNetwork編寫并部署ERC20智能合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