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帶來了一系列的貨幣新需求,這些新需求匯聚起來,伸展開去,出現了貨幣新形態。那么,如何理解貨幣形態及其新變化呢?
貨幣形態的“新”與“舊”
貨幣的“新”與“舊”是相對的,同一區域、不同時期,也會出現舊的貨幣形態“復歸”“復活”的現象。歷史地看,貨幣形態是根據現實經濟狀況的需要,適應性地做出相應的調整與變化,是為常態。
社會經濟總的歷史趨勢是不斷向前發展的,貨幣形態也從實物性的貨幣,到金屬鑄幣,再到紙幣,進而成為銀行記賬貨幣,如此階段性地變化發展。全球來看,實物貨幣作為特例還在個別地理范圍或特定場景下存在;金屬鑄幣基本上為硬幣所替代,且在流通中日趨減少,許多小單位的硬幣已不再發行,甚至事實上退出了流通;紙幣還在廣泛使用,但是銀行電子貨幣事實上已經能夠更大范圍地替代紙幣了。
不難發現,現實貨幣體系往往是多種形態并存的,并不是以絕對單一的形態存在并流通著。從金屬鑄幣到銀行硬幣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紙幣到銀行紙幣有千余年的歷史,即便說銀行間電子記賬或支付手段也存在百余年,開始大范圍普及到個人也有幾十年的時間了。可以說,一種新的貨幣形態的出現,首先要與舊貨幣形態和諧共處,適應性地發展,各種貨幣形態之間有沖突也有妥協,在共同滿足社會經濟體系變化發展中,各自有所進退,彼此相互間有所替代地出現一系列的結構性變化。因此,認為貨幣新形態完全取代舊貨幣形態的觀點,既不符合貨幣史實,也不存在現實可能性。
飛天誠信:公司未參與央行的數字貨幣系統建設:4月20日消息,飛天誠信(300386.SZ)發布公告,對近期市場上出現“飛天誠信參與央行的數字貨幣試點”的傳言作出澄清表示,公司未參與中國人民銀行的數字貨幣系統建設,公司也沒有相關的業務收入。(格隆匯)[2020/4/20]
必須明確的是,所謂的貨幣形態,是一種貨幣的事實狀態,并非未來的可能性,即貨幣形態是已經發生的、實然的,不是假設的、虛置的。因此,關于貨幣未來形態的設計、技術,或者觀念的闡釋,都是貨幣假想或幻想,并非實然的貨幣形態。把頭腦中的某些貨幣構想,認定為現實中的可流通的貨幣形態,進而宣稱新貨幣形態的發生,只是一種無端的臆想。貨幣史上,將貨幣假想引入到現實的貨幣體系中來,進而造成貨幣危機甚或災難的不乏其例。
貨幣形態不是物理性的
對于貨幣形態的理解,人們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同流通中貨幣載體直接聯系在一起,或者以通貨的物理性狀來標識,這是一大誤解。比如,電子幣并非是所謂的電子形態的貨幣,而是電子形態發出的貨幣記賬指令。個人刷卡消費時,只是通過電子手段發出了支付記賬指令,是否支付,如何記賬等,完全交由銀行體系后臺來進行處理。嚴格來說,只存在電子貨幣指令,而并不存在所謂的“電子貨幣”。
動態 | 世界經濟論壇:央行和政策制定者需設法實現央行數字貨幣系統最大程度的可用性:據AMBCrypto 1月24日消息,世界經濟論壇(WEF)宣布將創建央行數字貨幣(CBDC)政策制定者工具包,針對央行數字貨幣(CBDC),世界經濟論壇發布文件指出,對于所有形式的CBDC,由于支付是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央銀行和政策制定者必須設法實現最大程度的系統可用性,建立保障措施和應急計劃,以減少系統中斷的風險。CBDC系統的可用性和24/7連續訪問應設計,也應考慮生活在互聯網范圍之外或無法正常訪問互聯網的人們,這對于難民和偏遠地區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2020/1/24]
不同物理形態的貨幣,如金屬鑄幣、紙幣、電子貨幣,各有其流通的特點,貨幣歷史總的進程是貨幣載體逐步脫離物理形態的約束。紙幣面額大小完全不受物理性狀的限制,銀行票據更是如此,這就表明,貨幣在紙幣階段就已經在本質上擺脫了貨幣的物理形態的約束了。因此,通過貨幣材料確定貨幣形態已成為“過去式”了。
誠如凱恩斯所言,“現代貨幣,是賬戶貨幣。”賬戶貨幣或記賬貨幣,其物理性狀是不重要的,或者說根本無所謂物理性狀。貨幣的形態是由賬戶的記賬規則決定的。各種銀行票據是記賬指令或記賬貨幣,電子貨幣是記賬指令,紙幣在流通中與金屬幣幾乎沒有差異,與金屬幣最大的不同是,紙幣必然要階段性地流回到銀行機構,而鑄幣或硬幣則無須如此。也就是說,只有硬幣可以完全脫離銀行記賬體系,紙幣是不完全脫離銀行記賬體系,而銀行票據及電子貨幣完全不能脫離銀行記賬體系。
聲音 | 穆長春:央行推出數字貨幣系統 希望可以捍衛貨幣主權:11月6日,人民銀行支付司司長穆長春出席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動時表示,自2014年開始便計劃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希望可以捍衛貨幣主權,因為當時比特幣非常普及;加上內地兩大電子支付公司市占率達96%,若出現問題,冀央行數字貨幣作為后備電子支付,令央行可支援。
他補充,該設計是人行向商業銀行發出央行數字貨幣,再由商業銀行兌換給公眾,公眾持有有關貨幣不會有利息,而即使偏遠地區傳統銀行戶口,亦可透過電子錢包使用銀行服務,甚至游客亦可以使用。消息稱計劃已進入測試階段。[2019/11/6]
如此來看,社會經濟體系中的現實貨幣形態可以分為三類:完全脫離銀行賬戶及記賬體系的硬幣;不完全脫離銀行賬戶記賬體系的紙幣;銀行票據及電子卡片等完全銀行賬戶記賬貨幣。趨勢上看,銀行賬戶記賬體系下的貨幣形態是主導。
貨幣形態也不是價值性的
早在紙幣的面額脫離了物理約束之前,金屬鑄幣通過面額的標示,也在力圖擺脫物理性的約束,在中國貨幣史上,即所謂的“大錢”或“小錢”。賬戶貨幣完全擺脫了“物理約束”,同時也就擺脫了“價值約束”。銀行貨幣的價值穩定性與其發行量密切相關,而窗口兌換貴金屬的保障很快廢止了。現代貨幣的穩定性是建立在發行或流通量的基礎之上,而非建立在價值的穩定性上。
國家發改委萬喆:比特幣的發行顛覆了原有貨幣系統的概念:3月9日上午,周小川行長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作為零售支付工具并沒有得到認可,目前央行不接受也不認可相關服務。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認為,比特幣的發行是沒有國家信用背書的,這是一個顛覆原有貨幣系統的概念。雖然比特幣發行的一開始可能是希望使其可以成為一種貨幣,但目前來看還并沒有一個國家的央行承認比特幣的流通。[2018/3/9]
當然,從價值穩定到數量穩定,有一個歷史性的過渡期。這一過渡期在20世紀濃縮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及其垮塌。然而,放開視野來看,諸如俄國早在帝俄時代便已經進入到不兌現紙幣階段,更早的是中國歷史上女真人創立的金朝自始便發行與運行不兌現紙幣。
擺脫物理形態約束,進而擺脫兌現約束,紙幣的發行與運行,依靠數量約束。應當說,進入到中央銀行時代,貨幣運行才有了可靠的方法來穩定其數量。賬戶貨幣的數量穩定,也存在一個絕對穩定到相對穩定的進程,近些年來發生了一個動態調整與平衡的實踐過程,即數量的總量穩定向增量穩定的拓展。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斯坦福大學的約翰.泰勒于1993年根據美國貨幣政策的實際經驗,確定的一種短期利率調整的規則。泰勒規則所致力實現的通貨膨脹目標制已經漸漸為各中央銀行所參考與接受。
由此來看,經濟學時代本質上作為解釋性的貨幣價值學說,在實踐中,已經為中央銀行時代的數量說所取代,且從刻板的總量說轉趨為穩定增量的政策實踐所超越。
香港中央銀行正在開發數字貨幣系統:本周香港金融立法會的立法文件中披露,香港中央銀行正在開發數字貨幣系統。據悉,該項目是由香港中央銀行兼金融監管機構——香港金融管理局,與香港銀行間結算所有限公司和若干未透露的銀行,以及初創組織R3共同發起。[2018/2/13]
貨幣形態與“記賬規則”?
金屬鑄幣時代,產生了較為穩定的貨幣記賬單位,記賬活動有了明確的依據;紙幣時代,金屬鑄幣的記賬單位被繼承下來,鑄幣與紙幣的兌換關系借助于價值穩定的約束穩定了下來;最終在銀行時代,轉化為紙幣與硬幣的穩固關系,且紙幣作為主幣,而硬幣稱為輔幣。紙幣的運行遵行自身的記賬規則,而硬幣作為輔幣遵循紙幣的記賬規則,但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硬幣雖仍舊保留鑄幣的流通慣性,但往往只是涉及小額交易或輔助性的支付手段,由此也較少涉及記賬。銀行時代,貨幣完全賬戶化,賬戶活動技術上完全取代了鑄幣時代的活動流轉,記賬活動的復雜性和極高效率,是鑄幣時代無法企及的。特別須明確的是,財務記賬活動成為貨幣流轉的主要的內容,企業的銀行賬戶活動已經不能完全復歸到鑄幣活動的層面了。比如說,企業的應收賬款的流轉,完全是記賬活動,而非鑄幣時代的貨幣流轉了。
至此,貨幣形態不可從物理意義上作狹義理解,也無從價值層面上作抽象理解,更無法拘泥于僵硬的數學公式作推導,貨幣形態是現實中貨幣記賬規則體系下的產物。現代貨幣是賬戶貨幣,本意在于貨幣活動及其流轉主要采用的記賬活動。就個人端而言,銀行票據、儲蓄存折、所謂的“電子貨幣”等等,都是銀行貨幣的記賬環節、工具或指令,而紙幣現鈔與硬幣,日益淪為銀行貨幣記賬活動的輔助性的手段或補充。“完全脫離”銀行記賬活動的貨幣活動的部分,雖仍然存在,但是已經處于強監管之下。貨幣記賬活動在不同層次上存在著,也存在許多的記賬環節,個人的體驗往往是片面的、局部的。
實物貨幣、金屬鑄幣,以及紙幣的發行與流通的規則各不相同,這往往被解釋為是由流通貨幣的物理形態或其性狀的不同所決定的,或者是抽象的價值可以將不同的貨幣形態“統合在一起”。但是,為什么經濟社會選擇不同物理形態的通貨呢?這是由現實經濟變化所導致的貨幣需求的變化所決定的,而貨幣需求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比如說,應收賬款可實現流轉,在鑄幣時代ye是難以實現的,更是無法想象的,那一階段,類似情況須借助于相應的法律安排,作為作為債權的的轉移,而非賬目的有效安排。可以說,“價值保障”,被理解為其發行依據、流通依據,根本來說,是記賬依據問題。根本而言,這個記賬依據必須從賬戶記賬體系來理解,而不是照搬貴金屬的流通邏輯。
兩個主體之間的支付往來,可發生一筆記賬關系,這是兩者同處于一個賬戶體系內才發生的情況,那就存在賬戶開立與維護、記賬指令、記賬人、記賬規則等一系列的問題。誰來保障這一賬戶體系的運行呢?如果這些做不到,就采用鑄幣流轉的方式,記賬成為輔助性的;如果不同鑄幣之間還是不能很好地流通,就采用貴金屬流轉的方式,記賬完全是單方的行為。將貨幣形態的變化濃縮了幣材的演變,是一種非常簡略易識的表達,但是往往將貨幣的賬戶屬性和記賬規則的變化省略了。貨幣經濟的發展正是將紛繁復雜、彼此割裂的賬戶關系和記賬規則簡單化、標準化,從而極大地推進經濟關系的往來。從這個意義上說,貨幣形態變化的本質,即記賬規則體系的變化。
記賬規則體系是指,賬戶開立、記賬人、記賬指令,以及記賬規則等一系列的規范組成。現而今,記賬規則體系主要就是銀行賬戶體系。所謂的舊鈔、舊幣退出流通,這不完全是法令的禁止,更是其與現行的記賬規則體系不相容的結果。只有記賬規則體系本身發生變化,貨幣的形態才發生變化。
現行貨幣形態,即銀行貨幣。銀行賬戶體系中功能最為強大、范圍最為廣泛的、內容最為龐雜、規模最為巨大的部分集中在企業賬戶一端。也就是說,銀行貨幣的主要運轉在以企業為主角的體系中,個人是這個體系的相對次要的部分。銀行體系的終止固然對個人的經濟生活帶來根本變化,但對企業的存續而言則是決定性的,如果將銀行貨幣體系拉低到個人功能水平,則不僅企業體系難以為繼,銀行體系自身也將坍縮瓦解掉。可以說,銀行貨幣的記賬規則體系是建立在企業賬戶體系的基礎之上。這也就是說,銀行貨幣的形態變化將取決于企業端需求的變化,而非個人端。
貨幣新形態標志著新的記賬規則體系
數字經濟對于貨幣形態提出了新的要求,亦即記賬規則體系需要適時做出適應性調整。主要看來,從流轉、支付的視角來看,就是要實現“全員、全時、實時、全額、全距離”的貨幣流通,亦即實現個人居民家庭、企業,及政府各經濟部門的全覆蓋;24小時無縫的貨幣流轉記賬安排;無隔夜、無時滯的實時記賬安排;全額貨幣資金流轉,無需作信用支付或清算安排;不存在同城異地的差異化處理,一律視作本地同城而記賬安排。更為重要的是,新形態的貨幣安排近乎零手續費及零利息收入。
貨幣形態的新變化,亦即程序驅動的數字賬戶體系及其數字化的記賬規則體系的逐步而全面地確立。
據Cointelegraph4月17日報道,去中心化金融協議PenldeFinance正在建設一個通證化的平臺,從而讓用戶更好的管理他們的DeFi收益.
1900/1/1 0:00:00本文來源:中金網 在過去的幾年中,隨著企業和個人開始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好處,人們對加密技術的興趣急劇增加。同時,隨著比特幣價格最近達到歷史新高,許多新消費者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加密貨幣.
1900/1/1 0:00:00矩池云是巴比特旗下人工智能云計算品牌。依托完全知識產權的計算存儲超融合云計算平臺框架,及穩定專業的人工智能云計算解決方案,助力人工智能與區塊鏈行業融合發展.
1900/1/1 0:00:00DeFi的吸金效應仍在持續。?DeFiLlama數據顯示,4月6日各大公鏈上DeFi應用的總鎖倉量首次突破了千億美元大關,截至4月21日,這一數字更是已攀升到了1170億美元.
1900/1/1 0:00:00近期美元指數走勢引發市場分歧。今年4月以來,美元指數由漲轉跌:截至4月16日,美元指數收于91.5,相較3月30日的93.3已下跌約2%.
1900/1/1 0:00:00Thefollowingarticalmainlytalkaboutastablecoinissuanceprojectwithlowercollateralratioandrobustliqu.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