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區塊鏈開始在國內火起來以后,大家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就是金融行業將是區塊鏈技術最完美的落地場景,但是幾年過去了,這條路走得很艱難,甚至現在都要停滯不前了,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在本文中,巖漿桶會嘗試著以點帶面的來聊一聊,觀點可能不夠全面,但是至少是我的第一手資料和親身感受。
金融行業的構成很復雜
中國金融機構的構成比較復雜,以銀行為例就包括央行、3家政策性銀行、6家大型國有股份制銀行、12家全國性商業股份制銀行和134家城市商業銀行、385家農村商業銀行、18家民營銀行、以及幾千家農村信用社銀行,除此之外還有合資銀行、港資銀行、臺資銀行和外資銀行等等。
美OCC代理署長:穩定幣似乎是從銀行業借用概念而不受監管:10月11日消息,美國貨幣監理署(OCC)代理署長Michael Hsu在喬治城法律華盛頓特區金融科技周會議上表示,穩定幣似乎是從銀行業借用概念,卻又不受監管。穩定幣可能被視為“偽裝”的術語,該技術看起來很像銀行業,但沒有與傳統銀行業相同的規則。
他表示,“他們想借用銀行存款的想法,并認為你擁有的東西有與貨幣一樣的功能,只不過它是基于互聯網的。如果我們不小心,那是不對的。如果你不能用‘穩定幣’這個詞來形容它,你會怎么形容它?”(The Block)[2022/10/11 10:31:15]
由此可見,不用說金融機構了,光是銀行業就足夠復雜了,而且不同類型銀行間的業務差異是比較大的,即使是同類銀行間的業務也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toB端的信息化建設過程就會比較復雜,即使傳統技術型的公司想進入銀行都比較困難,更不用說區塊鏈這種驚世駭俗的新技術了。
美參議院銀行業負責人抨擊超級碗加密廣告缺乏透明度:2月16日消息,美國參議院銀行業負責人Sherrod Brown在周二的一次聽證會上譴責了超級碗期間的加密廣告,稱它們未能警告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到這些資產類別中的潛在風險。
此前消息,超級碗期間,加密交易所Coinbase 、FTX和Crypto.com等公司均發布了相關加密廣告。(彭博社)[2022/2/16 9:55:14]
高度風險敏感,創新風險巨大
金融行業是一個高度風險敏感的行業,通過承擔風險來賺錢。上有一行兩會的強監管,下有自身業務特點的限制,所以在銀行業任何業務和IT技術的創新過程都是漸進式的。區塊鏈技術過于開放和透明的特點與銀行業相對封閉的現狀有比較直接的沖突,無論從業務創新的角度來考慮,還是從相關決策人個人風險的角度來考慮,過于超前的去體驗區塊鏈這種新技術都不會是一個太好的選擇。在很多情況下,系統發生故障,銀行的相關負責人是要承擔法律責任。在這樣的壓力下,誰會輕易去嘗試一個并不那么成熟的新技術呢?我們不能苛責別人去承擔我們自己也不愿意去承擔的風險。
光大銀行:大量應用區塊鏈等推進銀行業務數字化轉型: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01818.SH)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在主要業務概要中指出,實施科技投入倍增計劃,大量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技術,推進銀行業務的數字化轉型。(證券日報)[2020/3/28]
所以,金融行業嘗試區塊鏈技術,更多的是通過與廠商技術團隊成立聯合實驗室、或者進行PoC測試的方式來展開的,確認技術的細節和風險情況后,才可能在邊緣的業務中開始小范圍的嘗試。比如大家經常聽到的場景可能更多的集中在票據、信用證、征信、供應鏈金融等領域,而這些業務領域其實通常來講都不是銀行真正核心的業務,涉及的IT系統也不是真正的核心系統。
聲音 | 麥肯錫:金融嚴監管時代已經到來,中國銀行業合規管理能力建設迫在眉睫:據證券時報消息,近日,全球知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最新研報認為,金融嚴監管時代已經到來,對于中國的商業銀行來說,合規管理能力建設迫在眉睫,從合規理念到合規體系均需與時俱進。麥肯錫認為,目前中國銀行業的監管呈現的關鍵趨勢包括金融科技強監管常態化。2016年以來,監管方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展開了多次專項整治,并在網絡借貸、第三方支付、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和ICO(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等方面密集出臺了多項嚴監管措施。在加強互聯網金融風控的同時,監管機構也積極引入技術工具,提升自身工作效率。[2019/8/8]
對現有銀行業IT生態的侵入威脅
區塊鏈這種技術對金融行業的業務和技術的侵入性都比較大,如果銀行一旦準備大規模的使用區塊鏈技術,那么這個區塊鏈的技術平臺將成為與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平臺具有同等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底層平臺,牽涉到很多相關系統的改造,從工程化的角度是個大的工程,勢必具有更大的難度,需要更長的周期。而這種級別的技術落地過程,通常在銀行業來講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這種新技術一定是成熟的、經過了實踐檢驗的技術。
目前看,區塊鏈技術既不成熟,也沒有經歷過太多的實踐檢驗,所以銀行業沒有大規模的使用這種新技術,也并不是對其有什么偏見,一切看起來所謂的排斥都是正常的,套用一句比較時髦的話,那就是”欲戴王冠,必先自承其重“,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不會有什么能夠輕松得來的愛,能夠輕松得到的東西,往往是沒有價值的。對于區塊鏈行業來說好好鉆研技術尋找落地機會,比一廂情愿的要求別人接受自己,可能更實際的多。
盈利導向決定了技術選擇的標準
銀行作為商業機構,它是必須想盡辦法去實現盈利目標的,所以銀行在做技術選擇的時候,更傾向于于選擇能夠改進其盈利能力的技術,而技術本身的先進性并不是最重要的衡量因素,技術的先進性是為了盈利目標服務的手段之一,還不是全部。說白了,銀行選擇的技術都是能給它帶來直接的收益的,要么能開源、要么能節流、要么能提升效率。
至于公鏈技術雖然是區塊鏈行業目前相對成熟、落地場景眾多的領域之一,但是其過于開放和平權化,對于銀行業的IT規劃來說,至少現在來看它還不是必選項,甚至連可選項都不是。在這方面,云計算就是先例,公有云在銀行業也用得很少,大部分銀行選擇的還是私有云產品。表面看是風險偏好的結果,但是實際上這也是銀行業為了保障盈利的所做的選擇,任何風險一旦兌現,都可能嚴重影響銀行的利潤水平,甚至會導致破產。比如數據泄露/丟失,造成擠兌,就很可能導致銀行破產,這種例子在國外就出現過。
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想要大規模的落地,其實要走的路還很漫長,這里技術的問題其實相對來說更好解決一些,而一系列與銀行業務整合的保障措施才是關鍵,只有解決了銀行業客戶的后顧之憂,才能讓銀行放心的選擇這種技術,并在銀行業的發展中釋放巨大的力量。
另外,在業務導向的今天,與其削尖腦袋想去“改造/優化/顛覆”銀行業現有的生態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沒有出路的,而圍繞區塊鏈技術構造新的業務和生態體系反而還更有機會一些。因為這種方式下,能夠給銀行開辟新的盈利領域,又與現在的業務隔離程度較高,避免過多的侵入銀行業現有的IT架構,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打消銀行的顧慮,不失為一種比較穩妥和可行的選擇。
編者注:原標題為《為什么建議你不要做合約?》最近數字貨幣市場行情劇烈波動,昨天又聽到群里的一個朋友說自己做合約爆倉了,有些感慨,所以決定專門寫一篇關于合約的文章.
1900/1/1 0:00:00本文來源:財經網·鏈上財經 作者:LornaQ 宏達電宣布與MidasLabs合作,其Exodus系列區塊鏈智能手機將添加手機挖門羅幣功能。對此,曾為其站臺的V神發推文稱,手機挖礦就是愚人游戲.
1900/1/1 0:00:00加密貨幣投資者和交易者已經開始入席,等待著定于5月中旬發生的備受期待的比特幣減半。 自從2009年比特幣問世以來,減半事件大約每四年發生一次.
1900/1/1 0:00:00文:比薩林格 來源:一本區塊鏈 一張央行數字貨幣DC/EP錢包的截圖,引爆了近期的股市。超過14支股票收獲一個或多個漲停板,有的最高周漲幅高達51%.
1900/1/1 0:00:00本文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邢萌 日前,國家網信辦官網發布第三批共224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至此,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達730個,相關服務遍布24個省市.
1900/1/1 0:00:00文丨互鏈脈搏·元尚 央行數字貨幣已在農行內測的截圖驚起幣圈歡呼,有說這樣就可以和BTC互換了;有的說錨定DCEP的穩定幣要出世了;有的說大量合法資金要進入幣圈了;更有的說.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