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火訊財經
編者注:原標題為《鄭磊:區塊鏈如何解決慈善中的信用問題》。本文作了不改變作者原意的刪減。
2月10日晚,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鄭磊做客火訊TALK,以下為訪談實錄。
精華集錦
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鄭磊:
·?區塊鏈技術可以將前中后端的數據打通,使捐贈數據和分配數據都公開,無論捐贈還是調撥、分配和使用,都有一個時間戳記錄,而且每筆資金可以快速匹配驗證。
·?區塊鏈利用分布式技術和共識算法重新構造的一種信任機制,鏈上存儲的數據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
·??區塊鏈上的數據,既從技術上保障了公益數據的真實性,又能幫助公益項目節省信息披露成本,充分體現出了區塊鏈公益的價值。
·??慈善事業的各個流程必須完全透明化,不能有任何死角,否則很難得到大家的信任。
訪談實錄
主持人火訊財經主編趙一丹:各位群嘉賓大家晚上好!感謝大家收看火訊TALK之區塊鏈產業人才智庫特別欄目!本次特別欄目主題為《疫情之下,區塊鏈如何助力商業與組織創新?》
接下來歡迎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鄭磊鄭總上場分享。
觀點:ChatGPT每天運行開銷達70萬美元:4月21日消息,據《科創板日報》消息,芯片行業研究公司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迪倫?帕特爾表示,由于ChatGPT運行在價格昂貴的計算基礎設施之上OpenAI每天為運行ChatGPT投入的成本可能高達70萬美元。帕特爾指出,ChatGPT需要龐大的算力,才能基于用戶的輸入信息做出反饋,包括撰寫求職信、生成教學計劃,以及幫助用戶優化個人資料等。他表示,大部分成本都來自于昂貴的服務器。[2023/4/21 14:17:53]
鄭磊:大家晚上好!
01
慈善活動中可以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善款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
鄭磊:剛看了一下前一位嘉賓討論的話題,我認為慈善這個話題在這次疫情中又重新引起了廣泛關注。慈善這個話題我一直都在考慮,所以一丹邀請我談談,我就選了慈善與區塊鏈技術如何結合這個點,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民眾素質不斷提高,對慈善活動的需求越來越大了。人們普遍存在慈善意識,目前中國慈善事業的最大問題是過程不透明和缺乏必要的信用機制。
當然,也還有一些其他問題阻礙了慈善事業的發展,比如慈善組織的設立和監管,以及在慈善領域存在著壟斷現象。
最近幾年被媒體曝光的慈善方面的丑聞,主要是有人打著公益旗號,借口做慈善,謀取不當利益,或者侵吞愛心人士錢款,挫傷了公眾的捐款熱情,傷害了人們的仁愛之心,更降低了公眾對慈善的信任。
觀點:2020年,至少13%的比特幣犯罪收入通過隱私錢包轉移:區塊鏈分析公司Elliptic表示,2020年,至少有13%的比特幣犯罪收入通過隱私錢包轉移,遠遠高于2019年的2%,這使追蹤加密貨幣交易變得更加困難。Elliptic首席科學家Tom Robinson表示,這幾乎不可能被追蹤,這對執法部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路透社)[2020/12/9 14:44:08]
慈善本是鼓勵善行,倡導美德,扶貧救困,緩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是一個公益性非以盈利為目的的事業。然而,由于我國的慈善事業法規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監管不嚴格,使我國慈善組織的發展受到制約,影響了其社會功能的發揮。
慈善行業發展的關鍵點就是慈善機構要獲得持續支持,就必須具有公信力,而信息透明是獲得公信力的前提。
公益透明度影響了公信力,公信力決定了社會公益的發展速度。信息披露所需的人工成本,又是掣肘公益機構提升透明度的重要因素。
有些人將慈善平臺當做偷稅漏稅、資金轉移的通道,甚至鉆監管漏洞,侵占善款等行為,破壞了人們對慈善平臺的信任,也抑制了慈善事業的發展,使得這種重要的社會救助功能喪失功能,其結果危害甚大。
我們今天把焦點放在解決慈善平臺信用問題的關鍵環節上,即善款使用的透明化。從技術上看,需要監督的幾個關鍵節點就是:捐款人,慈善平臺,受款人。這三者各有不同的控制要求。我們分別看一下。
觀點:DCEP是經濟“內循環”的未來加速器:工銀國際經濟學家程實和錢智俊日前撰文《DCEP:經濟“內循環”的未來加速器》,文中提到,疫情時代全球貨幣政策已陷入多重困境,如何加力支撐“內循環”成為各國難題,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發展有望從新角度提供解題之鑰。一方面,以DCEP為支點,貨幣政策的數字化升級有望拓展政策空間,提高政策直達性。另一方面,DCEP有助于對外形成人民幣的“電子貨幣區”,對內深入“內循環”的短板領域,由此抵減外部政策干擾,保持政策獨立性與內生性。(第一財經)[2020/7/28]
捐款人:善款金額,捐贈時間,善款匯款目的地;善款來源的合法性;善款捐助對象或意愿。
慈善平臺:善款接受金額、時間;善款使用對象、付款目的地,善款使用現狀;善款使用的合理性。
受款人:受款金額、時間;受款人的真實性確認;善款使用情況。
目前慈善平臺的運作和管理很難做到使得上述各節點的各個管控要求得以落實,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即便每個節點都有詳實準確的記錄,仍無法核對每一筆善款的來龍去脈。
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捐款人知道自己捐了多少錢,但不知道有多少錢在什么時間到達了被捐助對象手中,也不知道捐助產生了多大的效果。慈善平臺基本是善款的資金池,沒有辦法確定和記錄每一筆善款的使用。而受捐助的對象也并不知道給自己的捐款有多少。
觀點:2.3萬億美元投資者現金儲備可能會引發新一輪比特幣漲勢:隨著投資者評估美國各州采取的臨時重開措施,比特幣將迎來新一輪價格上漲。目前,投資者持有價值2.3萬億美元的現金和現金證券,以重新進入市場,他們可能從持有的現金中提取一部分,將其投資于風險市場。比特幣也可能受益,因為它在減半后的長期看漲情景。分析還顯示,比特幣與美國股市的相關性不斷增強,可能導致其現貨價格進一步走高。(Bitcoinist)[2020/5/6]
在慈善鏈條的關鍵三個節點是無法相互驗證的,這就導致了其中存在不少可以黑箱操作的漏洞,其中最嚴重的是慈善平臺。
要解決上述問題,區塊鏈技術可以發揮關鍵作用。捐款人、慈善平臺和受款人這三類節點都應該數據上鏈,將整個流程徹底公開,不管是捐贈者、公眾還是需求方,都能清楚看見每筆善款的流向,讓每筆善款都能落到實處。
區塊鏈技術可以將前中后端的數據打通,使捐贈數據和分配數據都公開,無論捐贈還是調撥、分配和使用,都有一個時間戳記錄,而且每筆資金可以快速匹配驗證。
另外,在這個區塊鏈應用中,還可以采用智能合約技術,對于定向捐贈,由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不再需要慈善平臺的人為干預,但是各方仍可以隨時監督和驗證定向捐贈的執行情況。
社會慈善,其參與者通過慈善活動就能獲得心理滿足感,獲得社會聲譽和認可,這些動力本身就能夠起到足夠大的驅動力。這時候,token還是需要的,比如作為慈善行為對社會貢獻的一種量度工具,其作用很像是勛章、獎狀和貢獻證明等,而不必計價和進入交易環節。
動態 | 觀點:圣誕假期期間Visa和萬事達卡部分用戶不能正常使用:圣誕假期前后,加密生態系統運行相對平穩,但法幣支付系統出現故障,Visa和萬事達卡用戶抱怨在圣誕節前不能正常使用卡。根據DownDetector數據,兩個系統在12月24日都經歷停機。期間,美國的Visa錯誤報告大多數涉及支付和ATM交易。12月20日也出現過服務中斷。大多數案例發生在美國、德國和英國。俄羅斯Visa駁斥了中斷報告,表示Visa卡照常工作。有用戶表示在激活Visa預付卡或禮品卡時遇到麻煩。根據細則,資金最多需要24小時才能出現在卡上。在某些情況下,即使在等待一天多之后也沒有實現,客戶不得不向發行商提出索賠才能獲得資金。還有人在試圖通過第三方支付處理器支出余額時遇到問題。Bitcoin.com文章稱,比特幣懷疑論者在將基于法幣的傳統支付系統與去中心化網絡進行比較時,提出一個論點,即傳統支付系統處理比區塊鏈更多的交易(每秒數千筆)。盡管加密貨幣在可擴展性方面仍有很大差距,但它們也有一些與銀行卡相比無可爭議的先天優勢:能夠在沒有第三方干涉的情況下以點對點方式付款,保證可以即時、不受阻礙地獲得資金。此外,加密貨幣愛好者也可以得到禮品卡。(Bitcoin.com)[2019/12/28]
我們上面主要講的是慈善活動中如何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善款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如果捐助的不僅有善款還有物資,則處理過程會更復雜,但是在數據鏈層面還是相通的。
對于慈善物資捐贈,由于涉及實體物品的流轉和存儲,需要將這些環節的數據上鏈,這就需要借助物聯網技術的支持,同時會大量增加數據量,也需要借力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
隨著技術的發展,社會公益的規模、場景、輻射范圍及影響力得到空前擴大,“互聯網+公益”、普眾慈善、指尖公益等概念逐步進入公益主流。這些模式不僅解構了傳統慈善的捐贈方式,同時推動公眾的公益行為向碎片化、小額化、常態化方向發展。
我要講的主要觀點就是這么多,看看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交流一下。
02
區塊鏈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
鄭磊:我之前出版了一本書,對于這個問題談得沒這么多,但是給出了一些應用案例。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案例是我在《區塊鏈+時代:從區塊鏈1.0到3.9》的附錄總結的一個行業應用。互助保險。
互助保險也屬于慈善活動,在傳統運作模式下,存在平臺方作弊,監管難度大,公益善款與賬目不透明等風險,導致公眾缺乏信心,信任無法傳遞。
區塊鏈技術將每個交易方變成網絡中的一個節點,各個機構的各項資產、產品以數字化的形式在網絡中體現,并解決機構互信問題,形成統一的聯盟,實現資金流向可追溯,信息公開透明,全網信息共享;同時,基于分布式賬簿,防篡改,流程透明可追溯,規避了內部作弊風險。
例如,2017年8月,英國的StartNetwork匯集了42個知名慈善機構,如樂施會,國際關懷組織和救助兒童會,與社會企業創業公司Disberse合作,使用區塊鏈追蹤資金的流向,以透明迅速的方式減少資金損失并降低資金濫用的風險,使其資助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從而對納稅人和受援者負責。
我們介紹一下基于區塊鏈的解決思路,分為三點:區塊鏈利用分布式技術和共識算法重新構造的一種信任機制,鏈上存儲的數據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均可以存放于區塊鏈上,在滿足項目參與者隱私保護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有條件地進行公開公示。
公益組織、支付機構、審計機構等均可加入進來作為區塊鏈系統中的節點以聯盟的形式運轉,方便公眾和社會監督,讓區塊鏈真正成為“信任的機器”,助力社會公益的快速健康發展。
區塊鏈中智能合約技術在社會公益場景也可以發揮作用。在對于一些更加復雜的公益場景,比如定向捐贈、分批捐贈、有條件捐贈等,就非常適合用智能合約來進行管理。使得公益行為完全遵從與預先設定的條件,更加客觀、透明、可信,杜絕過程中的貓膩行為。
這是第一個例子。第二個例子是國內的善款捐贈的區塊鏈應用案例。
2016年7月,支付寶與公益基金會合作,在其愛心捐贈平臺上線設立了第一個基于區塊鏈的公益項目,為聽障兒童募集資金,幫助他們“重獲新聲”。
在這次的項目中,捐贈人可以看到一項“愛心傳遞記錄”的反饋信息,在進行了必要的隱私保護基礎上,展示了自己的捐款從支付平臺劃撥到基金會賬號,以及最終進入受助人指定賬號的整個過程。
所有這些信息都來源于區塊鏈上的數據,既從技術上保障了公益數據的真實性,又能幫助公益項目節省信息披露成本,充分體現出了區塊鏈公益的價值。
第三個例子是慈善捐助物資的區塊鏈應用案例。區塊鏈結合其他技術也可以解決慈善平臺處理捐贈物資的各種問題。例如,等企業開始研發“捐贈物資溯源平臺”。
國內外許多機構都鏈接在這個平臺上,每當有人或者有機構希望往某個機構捐助一批物資時,只要在平臺上簡單登記,就能看到捐贈詳情、物流跟蹤、物資接收、物資落實等全部流程,而且,還可實時看到需求動態,全流程可溯源、難篡改,解決“需求難發聲、捐贈難到位、群眾難相信”的三大難題。
將關于物資的種類、數量、配送要求、受配對象、分配要求以及分配后的結果等信息,以及依靠物聯網采集的物資位移、時間和狀態等信息上鏈,并開放給分配者、受配者、政府機構、物流公司等主體,實現數據共享和比對,就能確保所有關于物資分配的信息透明、及時、真實地被各方所獲悉,避免物資丟失、錯配,提高物資分配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這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3個應用案例。這是框架性的介紹,實際應用過程中會有很多細節問題,還需要專業廠商解決。
我要講的就是這些,謝謝大家。
鄭磊:大家都對慈善事業出現的問題相當不滿,只有解決了那些問題,才能真正讓慈善事業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慈善是現代人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也是現代社會中重要的保障機制。
趙一丹:今天雄安集團就發布了一個慈善捐贈管理溯源平臺,針對的就是當前抗擊疫情中“需求難發聲、捐贈難到位、群眾難相信”的三大難題。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區塊鏈+慈善”解決方案落地。
鄭磊:慈善事業的各個流程必須完全透明化,不能有任何死角,否則很難得到大家的信任。其實大家一致都知道問題在哪里,只是以前想解決也沒技術手段,現在技術手段逐步成熟了。當然還有一些社會問題需要解決,才能打開區塊鏈技術在慈善事業中應用的大門。
原創:Calvin 來源:白話區塊鏈 上周,比特幣連續下挫,價格跌至8500美元附近震蕩,三天時間跌去14%,較2月12日創下的10500美元高位下跌了17%,幾乎觸及近一個月的最低水平.
1900/1/1 0:00:00普華永道的區塊鏈專家、Digiconomist創始人AlexdeVries表示,98%的比特幣礦機在其1.5年的平均壽命內未曾產生過一個區塊.
1900/1/1 0:00:00全球審計四巨頭之一,畢馬威會計事務所表示,加密貨幣市場需要改善其保護數字資產的方式,以使這個2,450億美元的行業保持持續增長.
1900/1/1 0:00:00「沉默就是最大的不道德。」2020年2月14日,在FTFan,這個專為FCoin用戶、忠實粉絲開放的多語言論壇上,有人打出了這樣一句話,以此宣泄對FCoin官方團隊失聯多天的失望與憤懣.
1900/1/1 0:00:00微軟接受比特幣。沒有人在乎。為什么?因為如果你想要人們放棄他們的比特幣,你最好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微軟和其他接受BTC的公司目前還沒有這樣的理由.
1900/1/1 0:00:00交易所不愧是永恒的“話題王”。2018年的交易及挖礦;2019年上半年的“打新”熱潮,扭轉市場頹勢;2020年開局,在減半行情與大刀闊斧的改革之下,交易所平臺幣板塊再次啟動上漲行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