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訴訟平臺的普及,未來案件線上審理將成為常態,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提升電子證據的流轉效率,提升線上司法審判活動的效率。
近日于成都召開的2019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上,多位與會專家和行業代表提出了上述觀點。
會議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
電子證據應用仍存障礙
近年來,互聯網產業在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對司法實踐和法院服務提出新的要求。
杭州、北京、廣州三地先后掛牌成立互聯網法院,專門受理轄區內各類涉網案件。全國各級法院也紛紛上線移動微法院等電子訴訟平臺,實現民商、行政類案件線上處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以此來便利當事人,并提高司法審判效率。
物聯網區塊鏈平臺IoTeX主網v1.2正式上線:據官方消息,主網v1.2“Babel通天塔”的代碼將于北美時間5月24日(周五)正式節點升級,IoTeX網絡也即將迎來一次重大的優化升級,包括以太坊工具+EVM整合方案正式上線。IoTeX測試網上“通天塔”上線活動也將同步開啟。活動詳情見官網。[2021/5/16 22:07:56]
2012年,我國三大訴訟法先后修訂,將電子證據納入訴訟法中獨立的證據類型。在司法實踐中,許多當事人也傾向于將聊天記錄、網絡交易信息、電子合同等作為電子證據提交給司法部門。但在司法部門看來,這些電子證據有著易被偽造、易被篡改的問題。因此,法院長期以來對于電子證據的態度更多的是“未經公證、不能證明未篡改”。
行情 | 在美上市區塊鏈中概股僅一股下跌:今日美股行情,三大股指全線上漲,在美上市區塊鏈中概股僅一股下跌。嘉楠科技上漲2.93%,人人網平盤,寺庫下跌3.06%,中網載線上漲4.92%,迅雷上漲1.81%,獵豹移動平盤,蘭亭集勢平盤。[2019/12/5]
2018年,移動公證數據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電子證據應用白皮書》顯示,全國民事案件超73%涉及電子證據。但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絕大多數情況下法庭對電子證據未明確作出是否采信的判斷,其占比92.8%;明確作出采信判斷的只是少數,僅占比7.2%。
區塊鏈技術助審理提速
一般認為,電子數據能否成為電子證據,須滿足證據的三性要求,即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區塊鏈存證使用分布式存儲并附加防篡改校驗機制,使電子證據可以脫離原始存儲介質而安全存儲,確保電子證據載體的真實性。在“優勢證據”證明標準場合(如民事案件中),電子證據所包含的信息可以證明一定的法律事實,特別是證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和法律行為。
聲音 |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李鳴:標準化是區塊鏈及時的必要之路:2019年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峰會今日盛大開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李鳴在主題為“數字科技融合架構的思考”中表示標準化是區塊鏈及時的必要之路。并指出四個標準化方向:術語;互操作、分布式存儲;存證/交換、溯源/征信;服務、測評。此外,他還認為認為,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現在工作的對象變成了數據。數字經濟的核心技術只是加工工具。[2019/7/19]
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技術對電子數據的關聯性和合法性也有部分提升。于2018年9月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對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及區塊鏈等固證存證手段進行了確認。
金色快評 | “區塊鏈+審計”應由監管層推動落實:據Coindesk消息,臺灣金融信息服務公司(FISC)與20家銀行共同開發了區塊鏈財務報告平臺,將上市公司的交易數據轉移到區塊鏈上。德勤,安永,畢馬威和普華永道四家會計師事務所均在審計上市公司的中期財務報告時進行試用。
財務報告審計的關注重點是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傳統的審計方法下,審計師需要通過抽查的方式,對報告信息和外部數據進行核對。將審計工作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能夠有效降低審計師的工作量、實現審計范圍全覆蓋,但必須先完成財務數據、交易信息的上鏈。這就需要對財務數據、交易數據的存儲方式進行改變,從服務器或硬盤存儲,調整為區塊鏈存儲。數據上鏈除方便審計外,更能從根本上杜絕企業“經營、監管兩套賬”的行為,最大的受益者實為監管層。從推行數據存儲方式變革的角度講,不能僅僅是某一家企業或者某一個行業的數據上鏈,需要實現數據全部上鏈,那么這一變革也需要由監管層面來推動。所以,“區塊鏈+審計”應用落地,重點在于監管層面。[2018/7/21]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技術室副主任馮炳南認為,移動微法院就像高鐵,推動司法信息化發展,而司法區塊鏈就像鐵軌,承載著司法應用,并圍繞著電子證據等審判業務,促進人民法院審判方式和審判體系的變革,不斷豐富新的司法審判。
區塊鏈是一種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司法領域可解決過去電子數據易遭篡改的問題,保證電子數據的真實性,實現“電子數據向電子證據”的轉變,提高電子證據的采信率,從而提升法院的審判效率。
以網絡中常見的文章搬運、抄襲為例,權利人往往需要對侵權行為進行公證,再將公證書掃描上傳至電子訴訟平臺,才能展開下一步訴訟維權。這樣一來,勢必加大權利人為維權支出的成本。
根據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白皮書,2018年全國法院共收知識產權類民事案件312171件,一審案件中195408件為著作權案件。其中,因涉網引起的著作權糾紛數量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若依照傳統審理方法逐個判斷案涉文章是否構成侵權,將大大加重法院審理案件的工作負擔,但是在事實清楚且標的額較小的這類案件中,若運用司法區塊鏈技術,配合移動微法院等電子訴訟平臺,在證據明確且可信度較高時,法官可對案件進行快速裁決,從而提升全流程的運轉效率。
年底前全國上線微法院
目前,司法區塊鏈存證有著兩種模式:一種是公有鏈,鏈上各個節點均可自由加入和退出網絡,并參加鏈上數據的讀寫,且網絡中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服務端節點。另一種是聯盟鏈,聯盟鏈的各個節點通常有與之對應的實體機構組織,通過授權后才能加入與退出網絡,各機構組織組成利益相關的聯盟,共同維護區塊鏈的健康運轉。
“該聯盟鏈是目前比較好的一個選擇”,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情報研究所所長助理李衛說。諸多代表也認為,采取聯盟鏈的模式更能保障上鏈數據的真實性。
以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騰訊公司、北明軟件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至信鏈平臺為例,至信鏈通過共識機制,將法院、版權局、公證處、鑒定中心等公信機構納入節點,保障上鏈數據為各公信力機構多方共識,可提升司法裁判效率。
“使用區塊鏈可以減少訴訟的費用、加快訴訟進程,一旦產生侵權的行為,從區塊鏈可以追溯到最原始的文件,可以證明是否侵權。”首都版權保護聯盟中心王琨介紹說,目前正與至信鏈開展合作來保障著作權人的利益。
騰訊法律創新中心總監吳平平認為,中國移動微法院解決當事人、律師與法院、法官的連接問題,還需解決證據連接問題,至信鏈可以建立一個“由電子數據到電子證據”的可信證據通道。
目前,中國移動微法院已在包括四川、河北、浙江在內的17個省的1500家法院落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規劃,在今年年底之前將在全國所有省份上線。據吳平平介紹,新版的中國移動微法院將上線證據中心模塊,基于至信鏈技術開發的新模塊,解決電子訴訟中的證據連接問題。
法制日報記者 張維法制日報見習記者 王婧稿件來源:法制日報互聯網法治
Cointelegraph9月27日消息,據閃電網絡統計網站1ML的實時統計,比特幣閃電網絡的節點數量首次達到1萬個.
1900/1/1 0:00:00經濟學家阿爾欽說過,經濟學其實不關心人是否理性,而關心人是否可以存活。進一步說,其實是關心存活的條件。這句話給我的感觸很深.
1900/1/1 0:00:00摘要:七國集團的報告警告稱,天秤幣這樣的加密貨幣對全球金融體系構成風險。報告警告說,即使天秤幣的支持者解決了問題,該項目也可能不會得到監管機構的批準.
1900/1/1 0:00:00前言:對于比特幣的價值前景,看漲的人有很多,這方面的論述也有很多。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比特幣也有必要。尤其是投資者,更廣的視角意味著更好的決策,更高的獲勝概率.
1900/1/1 0:00:00周報摘要 上周全球數字貨幣資產日均市值為2261.30億美元,下跌15.42%,日均交易量625.77億美元,上漲?9.58%.
1900/1/1 0:00:00CoinGecko近日發布的數字貨幣第三季度報告顯示,三季度加密貨幣的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第三季度對于比特幣來說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季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