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觀火瑯琊榜第五季第九期播出,閣主史興國先生在本期的訪談嘉賓是網易區塊鏈副總經理李剛銳先生。
兩位大咖對談的主題是《巨頭企業和創業團隊誰將率先到達Web3彼岸?》,他們分別代表著Web3賽道中創業團隊和巨頭企業,從技術、業務等多視角審視如今的Web3、元宇宙、數字藏品的行業發展。
在他們口中,專業探討變成一個又一個生動鮮活的比喻,不再枯燥乏味。在談到Web3助推傳統企業轉型的困難與挑戰時,史興國表示:“從某個角度講,在物種進化中我們算是哺乳動物,但最早我們都是作為一條嘗試從海洋開始爬向陸地的魚,從這一天起,我們就不能再把自己視作一條魚了。而作為企業來講,它一旦真的覺得他應該向Web3領域進化的時候,他實際上也不能再用自己傳統企業的視角和思想去考慮自己了,我覺得這是企業向Web3過渡中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挑戰。”李剛銳表示:“越早開始用新腿跑路,以后成功的幾率才會越大。剛才說的這些障礙實際上是需要企業積極布局,來試試水溫的。”
在談到關于“在Web3發展中,巨頭與創業團隊之間分別具備什么優勢和缺陷?”時,李剛銳坦言,在Web3賽道里,巨頭和創業公司雖有一定的差別,但是我覺得大家的機會其實是非常平等的。對于巨頭和創業團隊來說,大家的區別可能更多還是一個是探索者而一個是破局者的區別。并表示:“對于我帶領的區塊鏈團隊來說并不存在船大難掉頭的情況,反而我們有點像是內部的一支創業敢死隊,我們團隊更像大廠內的創業團隊,我們背負的壓力也不比外邊的業團隊小。無論是大廠還是創業團隊,只要大家探索的方向是正確的細分行業,大家的商業模式底層邏輯能夠成立就可以成功。大廠也可以選擇和創業公司來合作,創業公司也依靠模式、路徑來吸引投資。規模并不是業務能否做起來的決定原因。”
而對于這個話題,史興國先生表示:“Web3時代中演進到‘先有用戶,再有權益類的資產,然后才有業務’的邏輯。在這種邏輯下,權益類資產對于用戶的聚集效應更強,遠遠高于以前Web2時代的裂變效應。如果說Web1的用戶積累是網絡效應,Web2的是社交裂變效應,那Web3的用戶積累則是權益匯聚效應,類似核聚變式的升級迭代。Web3時代的創業者潛力是不可小覷的,再過個三五年后,等到Web3天下初定的時候,巨頭應該慶幸地說:‘業務還在我手上。’但也可能發現用戶們全跑去Web3創業者的社區里了。”
本期精彩看點:
1、網易區塊鏈在拓展新業務的時候會遵循怎樣的規則?
2、Web3助推傳統企業轉型的困難與挑戰是什么?
3、在Web3發展中,巨頭與創業團隊之間分別具備什么優勢和缺陷?
4、聯盟鏈之間能否互通?過程中的難點在哪?
5、布局元宇宙的下一步是什么?
6、如何理解數字藏品的核心邏輯和未來趨勢?
本期訪談視頻完整版可在視頻號“火訊財經”點擊“直播回放”回看。
節目介紹:火訊財經高端訪談節目觀火瑯琊榜第五季主題為“Web3先行者”,每期節目中,閣主將深度訪談一位知名嘉賓,每期從教育、技術、哲學、投資、藝術、產業、法律等不同視角,暢談Web3、元宇宙、NFT數字藏品等熱點話題,深度剖析前沿經典案例,展望行業未來趨勢,為用戶帶來極具價值的優質內容。
第一板塊:Web3
我了解到,網易區塊鏈已在Web3領域內進行了5年的業務拓展:自早期主打“個人數據+區塊鏈”的“網易星球”、“區塊鏈+游戲”的“伏羲通寶”、“區塊鏈+社群”的“插旗打卡”再到最近兩個月正式進軍數字藏品領域。想問李總,在過去5年的業務應用探索中,網易區塊鏈在拓展新業務的時候會遵循什么樣的規則,如何定義網易區塊鏈的核心和邊界,哪些是要做的,哪些是不做的?網易是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賦能網易全生態產業鏈的呢?
數據:持有100枚以上ETH的地址創六個月新低:5月28日消息,Glassnode數據顯示,持有100枚以上ETH的地址為46559個,創六個月新低。[2023/5/28 9:46:40]
其實我們網易在開展區塊鏈業務的時候,我們的初心就是要利用區塊鏈技術本身來為企業賦能,讓區塊鏈技術在很多傳統的業務中進行應用,幫助傳統務做到價值的提升和回歸,我們不太會去過多去關注價格進行炒作,更多的還是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本身為更多業務進行賦能。
所以我們在就是在開展業務的時候,我們做的更多的是以區塊鏈為基礎來創造價值,例如我們最早做的“網易星球”,當時正值數據隱私備受關注,而區塊鏈在數據隱私保護上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我們打算通過區塊鏈技術來結合積分或者公證等方式來實現在互聯網應用中,對用戶的數據的保護。
包括像史總剛剛提到的“插旗打卡”,也是希望能將區塊鏈技術與當時市場上火熱的打卡相結合,輔以一定激勵區鼓勵大家完成打卡。當時的打卡群中,發起人以每日收費并在打卡完成后退回的方式吸引參與者打卡,結果大多都因人的惰性難以完成,更有甚者是發起人在大家交錢后失蹤跑路。而區塊鏈恰好能夠以智能合約來保證用戶權益,只要他能完成打卡過程,打卡前的保證金自動退回,且這個過程不會受到任何人的篡改。
我們在游戲領域做的“伏羲通寶”也是如此,希望利用區塊鏈的技術把游戲內的資產打通,讓用戶可以更好地去享有自身權益。
包括我們此后在產業區塊鏈方向的動作,如供應鏈金融、防偽溯源、版權保護、茅臺的區塊鏈搖號等,都是我們在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傳統的業務賦能。對于我們來說,我們要做的更多的是關注區塊鏈本身的價值,而不會去關注其炒作屬性,這本身也不利于區塊鏈的價值回歸。
網易在做這塊業務的時候,一方面是為企業賦能,另一方面則是結合我們網易在數字內容方面的優勢,為網易內外部的的一些業務提供服務,來做到價值的保護和提升。
我剛才聽到您介紹的第一點就是利用區塊鏈在業務中體現信用,我覺得這相當于是在網易作為一個老牌互聯網企業,發現互聯網需要增加一個新的維度,就是信用維度。而這個維度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業務,我覺得這是對很多企業來講,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剛才您說的茅臺的白酒搖號以及抽簽服務,其實這都是信用維度的體現。很多用戶經常會有所質疑,類似搖號與抽簽等形式的公平性,背后有沒有黑幕。而這恰好相當于我們互聯網企業利用區塊鏈方式,讓用戶開始嘗試一種帶信用的服務。
我還想請李總分享下,網易在用區塊鏈技術和Web3業務推動傳統實體企業轉型過程中,您的一些思考,在這個過程中遇到過哪些挑戰呢?
史總剛才也說到了我們之前的痛點。因為區塊鏈它本身只是一個技術,而技術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要與傳統的實體行業結合并為之賦能,這要求我們就必須要非常深刻的理解他們的業務。
比如說之前做的防偽溯源。可能大家會覺得防偽溯源很簡單,只需要將其進行上鏈即可。但實際上我們在真正的與實體企業接觸的時候才發現,其貨物不管是糧食還是其他商品的流通環節,它的復雜性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我們如果只是了解區塊鏈技術本身的話,其實很難直接應用到傳統的實體行業里去。而且對于實體行業來說,區塊鏈是一個特別新的領域,特別是有些傳統的企業甚至連信息化、數字化都還沒有做全,突然讓他來用區塊鏈,這本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在此前與很多傳統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我們為了能夠讓區塊鏈真正的和他們的業務結合,我們也是花了很多功夫去深度了解他們的業務的本身。如果我們自己不了解的話,我們也會與很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些合適的區塊鏈與傳統行業結合的方案。與此同時,我們也盡量用一些比較簡單通俗的方式,讓企業能夠理解區塊鏈,區塊鏈到底能干什么,它到底能帶來什么效益和價值。
Maple Finance推出現金管理池,可幫助鏈上參與者投資美國國庫券:4月19日消息,加密借貸協議 Maple Finance 發文宣布推出現金管理池(Cash Management Pool)。Maple 表示,現金管理池是一個鏈上現金管理解決方案,該池支持鏈上參與者投資美國國庫券,以滿足客戶的流動性、風險和會計要求。
注:美國國庫證券(United States Treasury securities)是美國財政部發行短期債券,期限不超過一年。[2023/4/19 14:14:16]
是的,如您所說,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這點我們也是這個感同身受。行業里面確實有不少這種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的企業,強行把業務融合到區塊鏈當中。
史總是區塊鏈行業技術大咖,您也帶領團隊投身區塊鏈底層開發多年。也想請您結合您的一些實際案例談談,實體企業向Web3過渡中的難點在哪些方面呢?
這方面上,我跟您剛才提的東西確實有共鳴。從某個角度來講,我覺得目前最大的障礙還是企業自身的業務到底有沒有演進到可以和Web3或者區塊鏈相結合的程度。
這點在Web1時代就非常明顯,舉個例子,大概在90年代末,當時我在中科院互聯網實驗室做總工程師,當時為了給企業講清楚為什么他們需要互聯網,為什么需要一個網站,就費了特別大的精力。當時和如今已被阿里云收購國內第一代互聯網創業企業萬網的創始人張向寧一起跑了很多企業,就是為了給企業科普早期的互聯網。
那時候的企業,它的業務要素中其實是沒有一點能跟互聯網產生關系的,包括那時的互聯網用戶都沒多少,所以怎么才能讓企業認識到幾年后他們的業務根本就離不開互聯網,或者讓他們意識到未來自己的業務比重。將會有一大部分是由互聯網來貢獻的呢?這真的非常難。認知本身就是障礙,當時的門戶網站就已經是大家對互聯網最先進的認知了,但門戶網站實際上卻與曾經的傳統企業風馬牛不相及,企業也很難去相信此后的電子商務、物流等概念。如果告訴他們電子商務以后會對實體業務產生很大的擠壓,這更是天方夜譚。
最難改變的就是思想,這也導致后來很多企業意識到互聯網的作用,開始發展自己的電子商務的時候碰到很多障礙,甚至折戟沉沙。從某個角度講,在物種進化中我們算是哺乳動物,但最早我們都是作為一條嘗試從海洋開始爬向陸地的魚,從這一天起,我們就不能再把自己視作一條魚了。而作為企業來講,它一旦真的覺得他應該向Web3領域進化的時候,他實際上也不能再用自己傳統企業的視角和思想去考慮自己了,我覺得這是企業向Web3過渡中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挑戰。
第二個挑戰則是企業本身的業務規劃有沒有前瞻性。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好企業,通常它已經是一個非常自洽的組織,他的組織安排是從收益率的效益出發并且非常聚焦、精簡。如果一個新的業務不能成為一個明確的業務閉環,企業就很難下決心去投入并拓展這個業務。
而目前在行業里恰恰最缺少的就是明確的業務閉環,企業中最不缺的就是業務專家,而做區塊鏈的人通常呢在具體業務上的建議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當我們跟企業合作的時候,我們發現,如果企業自己不去積極的發掘Web3的業務機會,那就只能先看著對手把業務跑通。
當然我們也積極推進,但是最多的靈感或者方向是企業自己找到的。有的企業也覺得這樣可能也還不錯。但是眼睜睜看著競對企業把業務跑通再嘗試跟上的話,這種拷貝戰略可能不太合適。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實際上最大的挑戰還是出現在企業對自身的定義上。作為企業,你是想做具體的業務還是想服務這個領域?因為業務是具體且波動的。以前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在智能手機誕生前夜一夜崩塌,盡管當時的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在移動通信領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也有著任何人都不可比擬的行業資源,但是當整個市場迅速切換到移動互聯網的時候,他們在語音終端上的業務優勢瞬間蕩然無存。市場幾乎沒變,還是那個個人信息終端的市場,但是移動電話的業務就戛然而止了。
BitMEX聯創Arthur Hayes正通過其家族辦公室Maelstrom投資加密領域:金色財經報道,加密貨幣交易所BitMEX聯合創始人和前首席執行官Arthur Hayes表示其家族辦公室Maelstrom已對私人公司進行了10到20筆投資。根據Maelstrom網站,Maelstrom專注于投資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領域。
據悉,2022年2月份,BitMEX 兩位聯合創始人 Arthur Hayes 和 Benjamin Delo 在紐約法庭對違反美國銀行保密法表示認罪。2022年5月份Arthur Hayes被判處居家監禁6個月,緩刑2年。[2023/3/4 12:42:09]
這就意味著實體企業中其實有很多業務并不具備向Web3過渡的基礎條件,Web3是一個更大的,更精彩的世界。因此企業實際上是要做好的是擁抱新興業務的準備,而不要去留戀以前業務優勢的那種舒適感。
確實如此,越早開始用新腿跑路,以后成功的幾率才會越大。咱們剛才說這些障礙實際上是需要企業積極布局,來試試水溫的。
這就是為什么在目前行業里還有很多亂象的前提下,我也特別鼓勵企業去參與數字藏品業務。類似于像網易嘗試的數字藏品業務還遠遠不是Web3,但它是Web3的元素之一,也是最初級的數字權益表達方式。
未來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里,我猜就會存在很大比例的數字權益。如果企業在業務上不能利用好這個趨勢和潛在優勢的話,在未來競爭中就一定會吃虧。像網易這樣身為巨頭,但還是急于嘗試的姿態,確實在發展中形成了不同的鏡像,Web3發展中,似乎已經形成了巨頭和“小而美”之間的境遇分野。去中心化作用下,規模效應呈現減弱的趨勢,巨頭受累于規模所帶來的的龐雜支出,例如Meta公布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凈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36%,而?“小而美”的創業團隊也運作出不少精良的項目:在Web3比較成熟的ENS、TNS、Handshake等域名系統,支付工具有Metamask,內容分發平臺有Mirror等,這些小而美的團隊已讓Web3生態初具規模。李總認為Web3發展中,李總認為,巨頭與創業團隊之間分別具備什么優勢和缺陷,如何揚長避短呢?
這個問題非常好。我覺得在Web3賽道里,巨頭和創業公司雖有一定的差別,但是我覺得大家的機會其實是非常平等的。對于巨頭和創業團隊來說,大家的區別可能更多的還是一個是探索者而一個是破局者的區別。
一般來說,大家對巨頭的印象是巨頭有大量的傳統業務流水支撐,由此可以去探索一些新的業務,不需要在短期內就追求Web3項目的回報,而能夠更有耐心去做長遠打算或者說能夠有更多的資源和技術支持來推動Web3方向的探索。
但是大廠的決策鏈一般會比較長,而且因為它本身也有自己的主營的業務,所以在做一個新業務的探索時,它的嘗試尺度可能不會特別的深,一般也會跟自己現有的業務進行結合。但是對于創業團隊來說則正好相反,創業團隊可以非常迅速地去調整它的業務方向,去探索另外一個新的業務。
當然,對于創業團隊來說最大的困難可能是資源和資金的支撐,特別是當它探索出一個新的業務模式之后,也很容易被一些大的團隊模仿而取代。
其實在Web3賽道里面,大廠和小廠從目前來看,其實大廠在某些方面形成壟斷的情況,反而是在很多細分的行業里涌現出來的都是一些小廠。大廠在互聯網出現以后并不一定能夠跟上新潮流的發展,包括史總剛剛提到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
比如說我們網易,網易也算大廠吧,但是對于我帶領的區塊鏈團隊來說并不存在船大難掉頭的情況,反而我們有點像是內部的一支創業敢死隊,我們團隊更像大廠內的創業團隊,我們背負的壓力也不比外邊的業團隊小。
無論是大廠還是創業團隊,只要大家探索的方向是正確的細分行業,大家的商業模式底層邏輯能夠成立就可以成功。大廠也可以選擇和創業公司來合作,那創業公司也依靠模式、路徑來吸引投資。規模并不是業務能否做起來的決定原因。史總本人也是知名創業者,您如何看待巨頭與創業團隊之間的各自優缺點以及如何揚長避短呢?
Shiba Inu與可視化公司The Third Floor達成合作:金色財經報道,Shiba Inu團隊宣布與The Third Floor(TTF)建立合作伙伴關系。TTF將幫助流行meme背后的開發人員為metaverse項目定義虛擬環境,控制藝術發展。可視化公司TTF曾參與過《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神奇女俠》、《雷神3:諸神黃昏》、《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和其他著名電影等項目。(u.today)[2022/7/21 2:28:38]
李總您是無可非議的巨頭,而我實際上代表的是創業者。所以我的有些觀點可能與您剛才說的略有不同,但總的來講還是蠻一致的。
市場通常會是被巨頭自己的宏大姿態所震懾,所以通常人們會愿意把改天換日的期待置于巨頭之上。不過據我觀察,近年已經有很多的例子證實顛覆性的黑馬通常很少出現在巨頭身上,巨頭在行業里、在模式上通常都有很大的慣性,巨頭特別擅長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在本領域去擴張。
正如我此前舉的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的例子,他們在自己的資源優勢下持續擴張,但是這些優勢在某些情況下就會變成創新的劣勢。
是他們當時沒有意識到行業在朝移動互聯網領域發展嗎?不是的,他們確實意識到了,而且我當時跟他們有合作,我已經知道他內部有這樣的項目。但是他們的創新會由于他們的原來的業務,給他們造成了一些制約因素。不管是供應商上的,還是內部業務部門上,都一定程度上拖了他們的后腿。
他們既有的業務方向比較像一個線性環境,巨頭在里頭發展如魚得水,利用資源可以碾壓一切。但是上天是公平的,技術的演進通常不走直線性。這時候,巨頭就像一腳踩在自己的鞋帶上一樣,可能瞬間倒塌,連摔倒的方向都指向那沒落的方向。
創業團隊比較像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家,通常是新航線的開辟者,新的地圖不停地在創業者航線下展現。近兩年,網易、阿里和騰訊等大廠都在內部宣傳創業團隊文化,這一定程度上是覺得大廠們想把這兩種優勢結合起來,來改變自己有時候在業務慣性上的劣勢。
而巨頭更像是一個成功的、巨大的商業團隊。他們的體量比較大,所以通常很難在我們這種探險者走的狹窄航道中航行。正是這樣狹窄航道啊,可以讓我們創業團隊在其中去進行很多業務的嘗試,但是對于巨頭來講,可能一只腳踩進來后,整個航道就被這只腳給粘住了。
同時,巨頭可能因其內部考核機制,讓內部團隊沒法去承受太多的試錯風險。雖說行業中的某個方向一旦被我們創業公司跑通之后,巨頭似乎就可以朝這個方向大舉擴張。但我覺得這也不代表是巨頭的機會。
自互聯網誕生以來,行業邏輯已然被改變。傳統領域通常是先有產品,再通過資本的助力來大量復制,降低邊際成本,再實現用戶的擴張。早期的巨頭企業例如微軟、英特爾、蘋果等的模式大概都是如此。
但是到了互聯網時代,很多情況下是先有用戶再有業務。馬化騰曾經在騰訊發展初期對投資者說:“你要問我現在怎么掙錢,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們有很多很多的用戶。”在這種邏輯下,巨頭的優勢可能就沒有那么明顯了,因為當我們作為創業者把模式跑通之后,我們通常就已在這個基礎上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而這些用戶呢就是這個模式下的基本盤,幾乎無法撼動。
巨頭當然可以用存量用戶再去走這個模式,可這個模式下的最佳用戶是在創業團隊已經跑通的模式下積累出來的。巨頭所掌握的用戶不一定認可你在舊業務中推廣的新模式,反倒有可能替創業者做了用戶教育,這種例子在以往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和巨頭之間的競爭中比比皆是。
Web3時代中這個效應還更強了,甚至演進到先有用戶,再有權益類的資產,然后才有業務的邏輯。在這種邏輯下,權益類資產對于用戶的聚集效應更強,遠遠高于以前Web2時代的裂變效應。如果說Web1的用戶積累是網絡效應,Web2的是社交裂變效應,那Web3的用戶積累則是權益匯聚效應,類似核聚變式的升級迭代。
倫敦房地產開發商Knight Dragon將發行證券型Token:6月21日,據福布斯報道,中國香港億萬富翁鄭家純旗下倫敦房地產開發商Knight Dragon宣布將發行100,000枚證券型Token「KDB4」,持有者將有權分享Knight Dragon 4號樓產生的毛利潤的80%。這座擁有191個單元的塔樓是Upper Riverside開發項目的一部分,也是英國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之一。[2022/6/21 4:42:27]
Web3時代的創業者潛力是不可小覷的,再過個三五年后,等到Web3天下初定的時候,巨頭應該慶幸地說:“業務還在我手上。”但也可能發現用戶們全跑去Web3創業者的社區里了。
最近國內數字藏品正大規模發展,作為Web3的基礎設施,區塊鏈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即目前的區塊鏈難以支撐大規模的數字藏品或Web3應用。雖然行業出現了一些跨鏈的方案,也針對鏈的擴展性問題積極解決,但是過去幾年內并沒有特別明顯的改觀。解決方案包括搭建側鏈做輔助,以及采用聯盟鏈方式以減少參與節點來提高效率等,但是不管是側鏈還是聯盟鏈,他們都存在著非常大的跨鏈障礙,導致很多數字藏品分散在不同的聯盟鏈上難以互通。李總在解決互通的問題上比較看好的技術解決方案或方向是什么?
各聯盟鏈的互通是技術問題,其實也是業務問題。為什么需要聯盟鏈互通?藏品之間互通有什么作用?
目前我們能做的還是等待,等到現有數字藏品或元宇宙的商業模式能在各企業的生態內打通之后,各個聯盟鏈、各個平臺才會有意愿嘗試互通。
反而跨鏈或者側鏈或者鏈網的打造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就算把聯盟鏈相互打通了,如果只是方便大家購買交易藏品,而沒有更多的新的業務形態承載的話,這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特別是國內的聯盟鏈生態,相對更像曾經的局域網。
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們一定會出現更多的新形態,當這些新的形態出現之后,就是這些聯盟鏈進行打通的一個很好的契機。未來我們可以把這些聯盟鏈組成一個很龐大的聯盟鏈網絡,所以在我們現在的技術發展中繼續去深耕跨鏈、側鏈這塊的技術,這一定是未來一個很大的趨勢和技術方向。包括數字身份這塊也都是為了我們未來去打通整個區塊鏈的重要基礎設施。總而言之,我們既要探索技術,也要探索這個業務,兩者要相輔相成,才能有更好的形態出現。
當然我更多的關心的還是在于業務層面,而史總您是技術方面的專家啊,您覺得有沒有一些更好的一些技術解決方案或者一些方向呢?
目前可能就像您說的,聯盟鏈因業務層面還不成熟而不太需要互通,但站在用戶的角度來講,他一定更期望自己的藏品只是在一條聯盟鏈上使用,而是可以在更多的場景里使用。
這可能也與國內養成的業務的習慣有關。在互聯網剛剛進入web1時,大家網站上的超鏈接是可以互相連接的,那時國外生態的網站特別喜歡去相互做鏈接,內容之間的互相跳轉讓大家形成一個非常聯通的生態。
但是中國的互聯網好像從最開始就不太愿意去給別的網站做鏈接,我寧可把內容抓到我的網站上,形成自己的生態保護圈,我也不愿意去跟其他的生態連接在一起。這種狀態一方面隨著業務發展,逐漸不怎么明顯了,另一方面也是在國家有關部門要求下相互打通。例如希望騰訊旗下的微信等業務能與阿里的支付寶、淘寶等能夠做一些相通。
但是本質上講,我仍然相信打通才是未來趨勢,而且更符合業務擴張的邏輯。未來包括用戶的利益以及企業可能的發展邊界都會因為打通而變得更好。不同的企業可能對此的看法不一樣,但我覺得網易能夠在鏈的業務層以及底層做出思考和布局,足以體現企業的前瞻性。
第二板塊:元宇宙
網易在元宇宙方面的底子非常雄厚,它不僅具備剛才所說的業務基礎,而且用戶量也非常雄厚,如果要在行業里挑一些需要注意和擔心的巨頭的話,那網易肯定算一個。
去年是元宇宙元年,網易和一眾互聯網公司率先搶跑,元宇宙的熱潮持續至今。今年6月,騰訊被曝正式成立擴展現實部門,意在發展虛擬世界的元宇宙概念;零售巨頭國美也傳出了將元宇宙確定為集團重要戰略方向的消息;直播平臺映客的主體公司映客互娛宣布,將公司更名為映宇宙,正式進軍元宇宙領域,同時,公司英文名也改成了Inkeverse。
巨頭們爭先布局,可是時至今日,元宇宙都未曾誕生足夠剛性的應用場景,硬件生產等落地應用亦不例外。請問李總,您認為元宇宙的下一步該怎么走?有哪些可待開發的、足夠剛性的應用方向?
元宇宙雖是大家對未來的美好愿景,但是其實大家都沒能明確說出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我覺得布局元宇宙的下一步邏輯,其實無外乎幾個策略。
一是在企業原有的業務的基礎上有優勢的地方,去往Web3領域探索,而不是完全另起一個新的賽道,如果投身從未有過業務基礎的方向,這是一件比較恐怖的事情。一定要在我們現有的基礎上去逐步探索啊,比如網易作為老牌互聯網企業會在游戲領域先探索如何讓其和元宇宙進行結合,或是Facebook在探索元宇宙的時候也一定先在社交領域推進,包括我們國內的很多實體行業,做白酒的得做白酒元宇宙,在自身優勢的行業中嘗試探索和運用業務與Web3的結合。
二是如果一些傳統的業務急于轉型,那爭取通過Web3來打開原本比較缺乏的業務路線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比如企業在Web3業務前期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是否可以通過Web3的社區快速吸引用戶來做一些社交的布局等等,這也不失為是推動業務前進的一個手段吧。
未來不管是任何一個方向,只要能夠堅持深耕,比如硬件、軟件、平臺等,都一定能在未來站有一席之地。在史總看來,元宇宙未來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應用方向呢?從技術角度來看,元宇宙還有哪些技術瓶頸亟待解決呢?
我的看法跟您剛才說的類似,元宇宙本身在應用方向上并不會產生完全全新的東西,它一定是在現有業務上去延展,或者說真正發展到所謂元宇宙充分發展的階段,我們會發現它仍然還是我們的衣食住行。
從最早的互聯網發展到現在成熟的移動互聯網,我們仍將其用來來打車、買東西、購買或搶購自己喜歡的商品、數字藏品和潮玩。到這個程度上才能說這項技術已經變成了完全為我們服務的技術。我相信大家對元宇宙未來的期待是我用一種非常沉浸的方式去體驗,革新目前生活中種種模式,其應用方向不會跟現在有太大區別,但是形式會完全不一樣。
但是要達到那天,其中很多需要解決的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很多業務模式還需要探索。在業務模式沒明確之前,我們也很難定義技術瓶頸,畢竟我們不知道要用哪些技術去解決對應問題。只不過現在已經明確的是元宇宙肯定是要搭建于區塊鏈基礎之上,所以我可以先說一說,區塊鏈元宇宙應用中有什么挑戰。
目前區塊鏈中,可能應用最廣泛的領域還是加密貨幣,至少世界主流領域還是加密貨幣,但是元宇宙和加密貨幣完全不同,元宇宙的內涵和外延都遠遠大于加密貨幣。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概念——數字孿生來描述元宇宙本身。甚至從某種程度講,我們可以把元宇宙看成另外一種數字孿生。
這意味著元宇宙領域,它的資產類型遠遠不止現在能看到的憑證、代幣等等這些東西。其交易復雜程度遠遠超過現在的智能合約能處理能力,其交易量也會遠遠大于目前任何一條串型架構區塊鏈的承載能力。
現在我們看到的技術儲備只是在概念上證明區塊鏈有能力且有必要作為元宇宙的支撐,但是在鏈本身的擴展性、互通能力、業務交互能力上,都存在著極大的缺憾。可是目前啊,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所有串行架構,本身它的規模越大,它就越難以互通,越是會形成越來越多分裂性的生態。
就像您剛才舉例,它特別像是一個局域網。不管局域網怎么發展,它其實都慢慢在向互聯網演進。如果能達到互聯網的階段,實際上就是在區塊鏈之間形成一個統一的、通用的信用域。而目前來講,每條鏈都是一個單獨的世界,不同的鏈一個不同的信用域。不同信用率的應用想互相調用、交互,就像在局域網中,不同的用戶想交互一樣特別難。
目前有一些跨鏈技術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它只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資產互通,沒有實現合約層面的互通。所以用跨鏈技術把區塊鏈連起來可能不是個問題,但是連起來有沒有解決我們希望形成統一信用域這個目標,才是根本問題。
而且元宇宙對區塊鏈的容量還有性能的需求是指數級的提升,以目前主流公鏈數萬或數十萬的日活來看,如今Web2網站的日活已經輕易突破千萬了,這樣龐大的數據訪問和量級的需求提升,不從架構方面動手的話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而且目前串行架構還有一個大問題是它的擴展性幾乎為0,無論最初部署做了多好的業務和性能規劃,但是它的上限是確定的,試圖突破也只會傷筋動骨。
因此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從元宇宙角度來講,下一個突破點一是擴展性、二是信用域的統一問題、三是合約跨鏈。這些架構問題是很難解決,但是也恰恰是這個領域的機會所在。
第三板塊:數字藏品
現在的數字藏品領域已經隱約受到上述問題的限制了,接下來咱們談談數字藏品。數字藏品是今年的熱點話題,巨頭公司、國企央企、權威媒體媒體、各大品牌等紛紛布局數字藏品。今年1月19日,網易星球正式宣布推出數字藏品功能。請李總跟大家分享一下,網易區塊鏈團隊目前在數字藏品領域有哪些成果?網易區塊鏈是如何理解數字藏品的核心邏輯和未來趨勢呢?
雖說我們今年才對外正式宣布推出數字藏品業務,但實際上我們的數字藏品相關能力在兩年前就已經投入使用了,在2020年網易未來大會上,我們便推出了數字藏品門票,當時還將其稱為NFT,可用于收藏。
從去年到今年,我們也已經做了很多基于數字藏品的業務,當然我們更多的是面向營銷領域。比如我們會利用數字藏品的熱度,幫很多合作企業去做數字營銷服務;我們也會幫助一些企業做數字升級,其中包括萬科等大型企業。
我們從今年開始,更多的是關注利用數字藏品,幫助青年藝術家傳播他們的藝術與文化思想。比如我們和趙以潛等潮流藝術家、街頭藝術家合作,通過數字藏品將他們的藝術創造推向了更多用戶,而不只是他們既有的粉絲群體。大家可以通過數字藏品業務本身,更多的去了解這些傳統文化以及當代藝術家的先鋒潮流文化等等。
對于我們來說,在數字藏品領域更多的還是要回歸這個藏品的價值本身。我覺得數字藏品一定是未來元宇宙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未來元宇宙的資產。因此現在行業做數字藏品的業務結構一定為未來的元宇宙做布局。也不光是數字藏品,包括我們其他的數字資產、數字身份,這些都是為了我們未來長期去布局元宇宙與Web3的核心點。
李總對數字藏品的理解確實能促進數字藏品對現有業務帶來一些扶持和幫助。
假設看資產負債表,網易肯定有一大部分資產,尤其是社區類型的用戶關注度資產是沒法寫入你們的資產負債表的,但是本質上這都是網易的資產。而且這些東西全都是網易可以用來運營,讓數字藏品產生更大價值的東西。
一般人只是注意到網易在發售字藏品,沒有看到網易在數字藏品后面將會為用戶賦予的更大價值,包括您說的對藝術家的幫助扶持,以及數字藏品在未來能進一步產生對用戶的支撐,對未來業務的支撐,我覺得這些東西都很有意義,也是大家去理解網易數字藏品的核心關鍵所在。
7月25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第九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的公告,公布的企業中有近百家與數字藏品相關、有超過150個數字藏品相關服務通過備案。其中就包括了貴司的“網易新聞數字藏品館”、“網易文創數字藏品館”,我們超塊鏈也有“超塊鏈”、“超塊鏈瀏覽器”以及“超塊鏈吾有知識產權及存證服務”三項服務獲得備案。據我們了解,與以往幾批公布的備案清單相比,這次是數字藏品相關服務規模最大的一次。李總認為,這是否可以解釋為某種信號呢?您如何看待數字藏品行業的未來方向?
這是整個市場對數字藏品的認知越來越高的標志之一,曾經的數字藏品在大眾之中的認知度很低,但隨著藏品平臺增加,代表著真正使用藏品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對于市場而言起到了不錯的教育作用。因此這次備案清單也更加會體現了數字藏品市場化的趨勢。在以前大家不了解藏品的時候,市場上存在特別多炒作的空間,很多人容易被騙,如今大家都知道數字藏品是什么的時候,再有人去炒作,去割韭菜,我相信大家的眼睛就會變得非常的明亮。
藏品平臺的增多讓市場進入一個更加良性的狀態,良幣將驅逐劣幣,行業更會去追求數字藏品真正能夠為用戶帶來的價值。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數字藏品一定要回歸價值本身。未來,更多的平臺也會像我們一樣去真正的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比如說像這個扶持藝術家的發展、推動促進文旅行業的發展,利用藏品保護數字版權等。當數字藏品發展更為成熟的時候,就會誕生更多的內容,有更多的藝術家去產出更高價值的藏品,從這個方面來講,大量的平臺的出現,對于整個行業將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正向推動作用。
銀行、證券、保險是支撐傳統金融行業運作的三駕馬車。銀行業目前估值8.4萬億美金,證券業目前估值100萬億美金,保險業估值5.5萬億美金.
1900/1/1 0:00:00VisualStudioCode配置 1.安裝Rust a.Move官方庫是基于Rust實現,所以搭建Rust環境是必須的.
1900/1/1 0:00:00僅靠一個項目上演逆襲好戲?熊市里,奇跡依然在不斷發生…加密錢包被盜事件越發頻繁,方式層出不窮,防不勝防。5月底,一個叫Hanwe的NFT玩家由于電腦中了木馬,被盜走了85ETH.
1900/1/1 0:00:00頭條 ▌莫斯科交易所正準備成為一個加密貨幣交易所金色財經報道,在社交媒體上稱,俄羅斯最大的證券交易所莫斯科交易所正準備成為一個加密貨幣交易所.
1900/1/1 0:00:00幣圈咨詢 9月24日熱點; 1.美股短線下挫,納指、標普500指數均跌超2.6%2.美元指數DXY上破113.
1900/1/1 0:00:00昨日老嚴給出的全網公開公開單大餅18700-19700的區間,老嚴是在18800進場的大餅,而后行情仍下探了于是在18604采取了補倉的操作,這一單大餅獲力47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