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網絡效應——你可能從未聽說過它們,但它們對于你的代幣進行月球化或核爆非常重要。
當牛市運行時,有人問了一些棘手的問題。風投們樂于在區塊鏈上進行投資和祈禱。但在熊市中,將會對比特幣和以太坊網絡提出難題:
該實用程序來自解決用戶問題。區塊鏈可以解決的用戶問題越多,就會有越多的新用戶涌向它。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網絡效應的原因:
.什么是網絡效應,它為什么重要?
.網絡效應如何應用于加密貨幣?
.比特幣網絡效應的案例研究。
.以太坊網絡效應的案例研究。
什么是網絡效應,為什么它們很重要?
我們值得信賴的知識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將網絡效應定義如下:
“用戶從商品或服務中獲得價值或效用的現象取決于兼容產品的用戶數量。”
PACK代幣疑似Rug pull,交易池流動性下降約100%:金色財經報道,據SharkTeam鏈上分析平臺 ChainAegis 安全監測顯示,PACK代幣疑似Rug pull,交易池流動性下降約100%,目前其TG群已解散,請做好風險控制。[2023/6/9 21:25:28]
用簡單的英語來說,這意味著:人們使用的東西越多,它變得越有用。
例如,一個人擁有一部電話是沒用的。兩個人更好,因為他們可以互相打電話。三個人已經產生了兩個潛在的人來呼叫和總共三個連接。等等。
網絡效應決定了新技術的成敗。使用手機的人越多,它就越有用。網絡效應的一個子集是梅特卡夫定律,它量化了互聯網或社交媒體等通信技術的網絡效應。
我們可以區分單向網絡和雙向網絡以及直接和間接網絡效應。
一個單向的網絡將是電話。每個用戶使用這項技術的目的都是一樣的:與某人交流。單邊網絡中連接的指數增長如下所示:
加密安全公司Forta上線委托質押功能:金色財經報道,加密安全公司Forta宣布上線委托質押功能,允許所有FORT持有者都能因保護網絡而獲得獎勵。
此前報道,去年6月,加密安全公司Forta推出原生代幣FORT,旨在增加安全研究人員監控區塊鏈網絡的動力。[2023/2/28 12:34:38]
雙向網絡將是像亞馬遜、優步等這樣的市場。它將供應與需求聯系起來。它也呈指數增長:
直接的網絡效應直接來自網絡的增長,即更多的電話擁有者導致更多的人更容易被聯系到。當至少一個群體受益于另一群體的成長時,就會發生間接網絡效應。例如,信用卡運營商越多,市場競爭越激烈,信用卡費用越低。信用卡用戶受益于無摩擦支付和低成本。
孫宇晨:2023年布局“交易所+公鏈”雙輪驅動戰略:金色財經報道,火必Huobi攜手26位華語區大咖開啟“Huobi 鬧新春 Web3之夜”活動。火必全球顧問委員會成員,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空降活動現場,介紹了火必和波場生態在新一年的主要發力點和方向。孫宇晨表示,2023年將重點布局“交易所+公鏈”雙輪驅動戰略,其中以火必、Poloniex和BitTorrent Chain、波場為主,初具模型,著重提升用戶體驗和產品流量。另外,圍繞穩定幣以及相關應用做好補齊工作。最后是BitTorrent Chain方面,做好DeFi頭部協議開發者遷移以及BitTorrent Chain跨鏈協議應用的開發。
談及“孫宇晨美術館”未來發展時表示,他表示,將推動佳士得和蘇富比等傳統機構在Web3和NFT領域的布局。[2023/1/18 11:19:24]
最后,要確定網絡效應的強度,我們必須看技術解決的問題和它所解決的市場。例如:
電話
灰度數字大盤基金添加MATIC:10月7日消息,灰度(Grayscale)表示,作為季度再平衡的一部分,灰度數字大盤基金(Grayscale Digital Large Cap Fund)添加MATIC,其它現有代幣組合包括BTC、ETH、ADA、SOL和AVAX。GSCPxE's Fund和Grayscale DeFi Fund’s Fund組成沒有變化。[2022/10/7 18:41:57]
.問題解決:直接快速的溝通
.針對的市場:3到100歲之間的所有人。
信用卡
.解決的問題:即時支付
.面向市場:18至100歲的所有人。
社交網絡解決的問題:
在線社交
市場定位:最初是14到34歲的人,現在幾乎是所有人。
新技術通常從利基市場開始,如果被接受,就會傳播到其他市場。例如,像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絡最初只吸引了一小部分人,最終傳播到幾乎任何人。
世界銀行集團成員IFC支持建立基于區塊鏈的碳抵消平臺:金色財經報道,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國際金融公司(IFC)正在與區塊鏈平臺Chia Network合作,建立“碳機會基金”。參與其中的還有可持續發展金融公司Aspiration和生物多樣性投資者Cultivo,該基金將提供從項目中購買的基于區塊鏈的碳信用額。
據悉,碳抵消是公司通過購買信用額度,資助植樹或可再生能源項目來補償其排放量的一種手段。(CoinDesk)[2022/8/17 12:31:58]
比特幣網絡效應的案例研究
假設我們可以假設給每個人一個比特幣地址。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已經達到了比特幣的最大網絡效應,從而實現了超比特幣化?
不必要。“比特幣是錢嗎??”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比特幣仍然缺乏法定貨幣通過稅收的強制需求。但是,如果每個人都有一個比特幣地址,網絡效應顯然會增長。
如果我們查看網絡的當前趨勢,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些有趣的趨勢。余額較小的比特幣地址數量正在增長。以下是至少0.01BTC和至少0.1BTC的比特幣地址:
但是,余額大的比特幣地址數量正在減少。以下是至少10BTC和至少100BTC的比特幣地址:
比特幣在較小的錢包中變得越來越普遍,但在存儲價值方面不太受歡迎。至少對于非托管存儲來說是這樣,因為這些較大的余額可能會在交易所或衍生品中持有代幣。
如果我們查看交易數量,我們可以看到增長正在停滯:
自2017年牛市以來,交易數量和交易總規模大多橫盤整理。因此,比特幣作為支付網絡和價值存儲的網絡效應目前正在停滯不前。
這可能是由幾個因素造成的。例如,比特幣的波動性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它畢竟不是一個很好的價值儲存手段。或者,他們可能持有托管幣或與比特幣相關的產品,如灰度BTC。在支付方面,該網絡每年只能處理1.2億筆交易。只有像閃電網絡這樣的擴展解決方案才能實現大規模的網絡效應。
然而,要確定比特幣網絡效應的強度,我們需要看看它的總目標市場。換句話說:
.希望存儲在BTC中的最大財富是多少?
.有多少人想要去中心化的P2P支付?
這些問題的答案決定了比特幣的市值可以有多大。
然而,成為價值存儲是一種間接的網絡效應。如果為比特幣分配了足夠的資金和/或處理了足夠的交易,其市值將會增長。
然而,直接的網絡效應將來自于越來越多的采用。采用率很難量化,因為我們無法區分網絡上發生了多少實際經濟活動。為了增加網絡效應,比特幣需要更多自上而下的采用和自下而上的采用。
在比特幣沒有將其基礎層用例與其L2用例分開之前,不太可能發生真正的網絡效應。
這是因為想要囤積代幣的用戶不想轉移他們的代幣。充其量,他們會使用比特幣網絡作為結算層來轉移非BTC計價的價值。
以太坊網絡效應的案例研究
以太坊更像是一個雙邊網絡,因此更能與iOS或Windows等操作系統相媲美。它的主要價值定位是“一臺去中心化的世界計算機”。
但是,以太坊遇到了一個問題。
由于去中心化是其價值定位的關鍵部分,因此節點的數量對網絡至關重要。但是每個額外節點的邊際價值都會降低,因為第10,000個節點不如第10個重要。換句話說,有10個節點還是10,000個節點并不重要。
然而,作為一個節點是有利可圖的,并且在Merge之后變得更加有利可圖,因為現在可以輕松地抵押ETH以獲得收益。但是,質押的ETH越多,用于網絡使用的ETH就越少。這可能會導致更昂貴的ETH和更高的汽油費。但是較高的汽油費使網絡的使用吸引力降低。
絡效應的影響。
以太坊的核心“產品”是去中心化的區塊空間,其主要優勢是有才華和創新的開發者社區。因此,以太坊有許多潛在的用例,但其中大多數是實驗性的,仍然受到技術的極大限制。
以太坊價值推銷的總潛在市場規模仍不清楚。一個經典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面向每一位計算機用戶,為以太坊設定了高標準。盡管如此,仍不確定有多少用戶愿意為了去中心化而忍受技術低劣的產品。
結論
網絡效應將是未來潛在牛市的一個關鍵因素。用戶的轉換成本很低——使用其他L1代替以太坊很容易,但網絡在可組合性和可擴展性方面的構建程度將直接影響區塊鏈擁有的用戶數量。
熊市是區塊鏈將其試圖解決的實際問題歸零的最佳時機。
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
來源:金色財經
最近,在以太坊合并結束后,Cosmos生態的敘事吸引市場的大量關注,很多研究機構對于Cosmos生態的現狀進行了分析。但其實好戲還在后面.
1900/1/1 0:00:00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曾經掀起了一陣熱潮。到今天為止,加密世界被證明需要不同于正常社會的組織結構,通過組織成員投票提案、加強對生態發展的貢獻,讓整個項目合理發展成為了又一趨勢.
1900/1/1 0:00:00以太坊為什么需要合并?大家討論最多的硬分叉、軟分叉究竟有什么區別?以太坊的合并為什么會引發硬分叉?這些概念你都搞懂了嗎?今天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幫助你了解這些概念.
1900/1/1 0:00:00Web3-包括區塊鏈,常規ML/AI,邊緣計算和互操作性,擁有實現這一目標的所有工具。區塊鏈是定義規則和記錄的理想選擇.
1900/1/1 0:00:00近日,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出席韓國全球區塊鏈會議UDC并發布《TRON聚焦引領Web3.0發展》主題演講,引發了媒體熱切關注.
1900/1/1 0:00:00Web3提供了進行有意義的課程修正的機會——一個重新構想互聯網并從第一原則構建新平臺的機會。 原文:《ATheoryofJusticeforWeb3》byLiJinandKatieParrott.
1900/1/1 0:00:00